3、细脉
【脉象】如细线一样,反应在指腹上比较明显。可以分清次数。脉窄,波动小。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指下寻之,往来如蚕丝状。
【解析】主气血两虚,脏腑功能衰退,诸虚劳损,湿证。阴虚、血虚,因为阴血不足脉管无法充盈,所以脉就会细小。阴阳气血都不足的久病虚证,脉也会呈现出细小的特点。对于水湿较重者,由于水湿充斥皮肤,脉管受到挤压便显得细小,但细而柔软。
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细为血冷气虚不足以充之候,湿侵腰肾,应病则顺,否则逆。吐衄得之生,春夏与少年不利,秋冬与老弱可治。忧劳过度者脉亦细,凡细脉,病俱在内、在下。
元气不足,乏力,无精,内外俱冷,痿弱,洞泄,为积,为痛。
※ 冬季脉体稍细,不作病脉。若热病神昏脉细,为脉症不相应,多属逆候。
※ 主诸虚证:如失血、亡精、吐泻过度、久病阴竭阳衰等,皆可见此脉。
※ 主湿证:多见于阳气虚损,湿邪侵凝腰肾。
此脉寸关尺对应如下:
① 左寸:常常出现心悸难寐。
② 左关:肝阴枯竭。
③ 左尺:泄痢遗精。
④ 右寸:呕吐,气息怯弱。
⑤ 右关:胃虚胀满。
⑥ 右尺:下元冷惫。
中医诊断需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可盲目进行诊断,如身体不适,请遵专业中医医师指导。
笔记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错误之处,可留言做修改,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