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宝宝出生之后,对于很多新手父母来说就常常担心这担心那,各种的懵懂未知,各种手忙脚乱,其中发育迟缓是众多担忧里宝爸宝妈们最为重视的问题。今天我就和各位新手爸妈们来聊一聊。
怎么判断宝宝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发病率在6%~8%之间。这种情况是可以给宝宝进行检查一下骨龄看看的,看看是不是正常的情况就行了,另外就是看看孩子和同龄的孩子有没有大的差距。
一般从刚出生的宝宝身上就可以发现,比如几个月的孩子,看到人不会笑,或者就是手不会握拳,说话晚,走路晚,等等。
1、体型发育异常
孩子在出生以后,一般头都是比较重也是比较大的,这是属于一种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身材会比较矮小一些,而头显得特别大,这是因为脑部有积水造成的,如果孩子有甲状腺问题,那么身体也会比较矮一些。
还有一些孩子的皮肤会显得特别白,这也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需要做好全面的检查工作。
2、睡眠时间过长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睡眠时间会比较长,甚至可以连续20多个小时呼呼大睡,这属于正常,对比宝宝之前的睡眠情况,如果5个月后,宝宝还是睡眠时间那么长,就要重视起起来了。
首先需要查看一下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如果没有的话,建议最好赶快带宝宝去医院做个检查,查看一下宝宝,看看是不是发育迟缓引起的。
3、智力迟缓
如果孩子有发育迟缓问题,那么智力方面受到的影响就非常大,正常发育的孩子肢体方面的表现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有发育迟缓的问题,孩子喝奶就非常困难,而且也会出现吐奶的情况,这些都是智力发育迟缓的一种表现。
4、动作不协调
有发育迟缓问题的孩子,做一些动作会显得非常不协调,孩子一般到了三个月的时候就会开始抬头,到了一岁多的时候可以自己翻身,爬,抓东西,玩玩具,如果这些动作孩子都没有出现,或者不会很顺利的完成,那么就需要考虑是不是发育迟缓引起的。
5、语言障碍
一岁多的孩子已经会叫爸爸妈妈,而且会和家长进行简单的对话,一般的指令都可以听得懂,即便是有一些延迟,也不会推迟太长的时间,如果一直都无法说出比较长的单词或者没有办法说话,都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发育迟缓引起的。
儿童发育迟缓怎么办?
在宝宝早期成长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发育偏离,父母可以及时给予早期干预。从生活细节上来对宝宝进行规范。
1、营养饮食
生长发育迟缓的最常见原因不仅是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还包括其他宏量元素摄入不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给孩子补充足够的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2、拥有足够的睡眠
睡眠与促进身材增高的生长激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婴儿一天24小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都很高,睡眠时与醒着时无明显的差异。幼儿的生长激素只在夜间睡眠时分泌,白天清醒时基本不分泌,其基础含量为91微克/日。
3、足够的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体的增长。3-4个月前的孩子,每天应俯卧数次,以促进全身活动,且随着月龄的增长,要及时培养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
对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宝宝,在其生长发育早期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纠正,是可以使宝宝尽量恢复正常的。所以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检查,千万不要忽视。
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只会用哭来表示他想表达的一切。新手爸妈要知道宝宝在每个阶段应该有的状态,这样才能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的情况是否正常。
宝宝正常发育情况:
在满月之后,头就已经能转向发光的物体了。
2个月俯卧位的时候就能够抬起头,眼睛注视物体。
3个月就可以直立姿势抱起,眼能追寻活动着物体和人。
4个月两手能抓取眼前玩具,能发出笑声。
5个月能靠着物体坐一会,能认识母亲。
6个月能自动翻身,能发出单音。
7-8个月能坐得稳,会爬行,会发出“爸爸”、“妈妈”声音。
9-10个月能独立坐一会,能做出简单动作。
11-12个月,开始会迈步行走,能有意识叫“爸爸”、“妈妈”。
这些都是大部分宝宝的正常发育情况,但是也有部分宝宝与这些标准有所差距,不过只要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家长们就不必要太过于担心。
但是这些正常值并不是绝对的,一定要结合个体因素来考虑,再进行判断是否是正常的,只要宝宝的状态较好,食欲好,大小便也都正常,生长发育正常,没有疾病,这就说明宝宝是健康的。
如果发现宝宝的发育出现问题,爸妈们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征询医生的意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https://articles.zsxq.com/id_ejeogmd5x179.html 部分内容引用自该知识星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