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电脑屏幕的时候心里突然泛起一阵潮湿。将要书写回忆的时候,情绪恰如春天夜里常常嗅到的草木气息一样,湿冷却唤起着暖暖的渴望。我是自幼便对气味敏感的人,每一种气味,都可以瞬间让人想起一个环境、一个人、一段时光。对于不善表达亦偏爱沉默的人来说,鼻翼耸动、轻轻一嗅间,便与空气中看不见的往事有了对话,悲与喜,甜与涩,都深锁于心,不动声色,却寸寸分明。而独享一份气味的灵敏,就如路边不惹人注意的酢浆草般,不足以惊扰这世界一分一毫,却悄然生长,拥有自己一份完整的鲜绿。
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愈是贪恋那一点点不与人言的私享。鼻子愈灵,嘴巴愈懒,甚至觉得通过气味与生活对话,是心目中几近圣洁的方式,被人间聒噪抛弃,却被神性无声接纳。
大多时候,一个人走在路上闻到的都是草木息,那不是“香”与“不香”就能简单概括的。每一种气味,有每一种气味的性格,甚至情绪——你也能在那深凉湿润中嗅到一个季节的沉静,如果开花也是一种心事,那是绽放前以深绿自守的矜持和等待。有鸟鸣躲在树冠里的时候,气味因几声清脆而变得立体,气味与声音、颜色从就不是割裂的,它们以共生的姿态交织出生命的生动,我仿佛能看见那些绿色的气味,在空气中飞成萤火虫的样子,那小而真诚的萤火让人感动。
而春天向来是易感的季节。不要说一树一树盛放的生命,就连一件沾染体息的衬衫也能唤起温热的感触。某天晚上在图书馆自习的时候,一种带着体温的气味轻轻掠过,那一瞬间,二十岁的人被带回了十六岁开满蒲公英的校园。当年那个皮肤黑黑的男生,手心时常有汗。那只手有时摘了蒲公英让我来吹,有时摘了校墙外玉色的槐花在下雨的天气里递到我手里,而他留给我的记忆,就是那一团蒲公英一样茸茸的温暖、槐花一样清淡低调的善意,和那带一点点汗湿的憨醇和朴实。他爱读《周易》,相册里现在还存着他那张捧《周易》一脸书生气的照片,穿蓝色领边的校服短袖,他和校服一起,以照片的形式被存在了蓝色的青春记忆里。十几岁的莫名梦幻人人都有,人人也都会失去。大学里昆明湖畔有一棵大槐树,对于曾渴慕槐花的我来说当是赏赐般的惊喜,如今见了,却只是平静笑着,不摘花,在心里把他的气味温习一遍。在没有人把蒲公英用眼镜盒小心藏了送给我的校园里,身旁这阵带着体温的气味,让我和春天有了秘而不宣的默契。笔停顿三秒,默然微笑,然后继续书写。
气味就是这样让我默默发生感动,再不为人知地把那感动藏到心的抽屉里。我问男友,如果我不在你身边,你能记起我的味道吗?他说可以。而我对气味的感知却是有缺陷的。我总是在与这种气味相隔很久很久之后,闻到后才能记起关于气味的一切。我想,那空白的时间,它大概是在发酵。等思念足够浓,浓得开始转为和清水一样淡的时候,它方以醇厚的样子重现在我身边。而我,也恰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态缅怀过去,不悲悼失去,也不炫耀如今。
如今正是春天气味浓的时候,几日的冷空气亦不能阻挡它女子怀抱般将人融化。人闻到这气味的时候,就真正地从冬的蛰伏中苏醒。我每日归来,都要沿路深嗅一番,分辨这气味里,是否多了几种——那是细数春天的脚步,期盼的,却不仅仅是枝头冒出的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