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风雨谈,高品质学习)
【2021年725内蒙古三支一扶】乡村振兴,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参考给定材料,以“汇聚多方合力,推动乡村振兴”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参考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字数不超过800字。
丨思路提纲丨成公原创中心论点:汇聚多方合力,推动乡村振兴。成公原创分论点一:党员干部要站出来,当好领头羊。分论点二:广大村民要跟上来,做好主人翁。成公原创分论点三:青年才俊要顶上来,成为主力军。
丨原创范文丨
聚众力 振乡村
申论 王诗涵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乡村必须振兴。“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说过,乡村振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换言之,乡村振兴,是一根定海神针。既能定纷争,也能定人心。然而,问题是,怎么振兴?谁来振兴?我认为,党员干部要站出来,广大村民要跟上来,青年才俊要顶上来。
党员干部要站出来,当好领头羊。“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是关键少数,任何时候,都要发挥带头作用,当好领头羊、火车头、马前卒、排头兵、当头炮、急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例如,村支部书记张贤,看到乡风不振,民风不淳,苦思冥想,力排万难,积极作为,让村子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民风大变,乡风大振。这就是党员干部该干的事,这就是党员干部该有的样子。我们还有很多这样的优秀党员干部,当代“愚公”毛相林四十三年坚守偏远山村,用7年时间打通绝壁、誓拔穷根;“白发村官”李忠凯,白发在一根根增多,贫困户却在一户户减少,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百姓的“幸福指数”……乡村振兴,需要更多这样的党员干部站出来,当好领头雁。
广大村民要跟上来,做好主人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乡村振兴,也要借助广大村民的磅礴伟力。因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先知,智慧的源泉,施政的基础。只有广大村民跟着党员干部一起干,才能真正改天换地、全面振兴。“豆状元天然豆腐”创始人老李,把不起眼的豆腐做成了产业;“时代楷模”黄大发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在绝壁上凿水渠,一干就是36年,终于凿出了一条近万米的天渠……这些,都一次次证明了,广大村民的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的,我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也要依靠人民。扶贫先扶志,振兴先振人。乡村振兴,要激发广大村民的奋斗激情,让广大村民跟上来,当好主人翁。
青年才俊要顶上来,成为主力军。“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我们新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走在大路上。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理当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一位老支书说得好:“城里少你一个大学生不会怎么样,村里多你一个大学生会不一样。”所以,小杨这样的大学生村官,黄文秀这样的青年干部,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到广阔天地,建功立业。把青春奉献给基层,用韶华谱写乡村振兴的美妙乐章。人才是第一资源,农村需要人才。乡村振兴,需要青年才俊顶上来,成为主力军、主心骨、顶梁柱。
“独行快,众行远。”美丽中国,不该只有城市的霓虹闪烁,也应该有乡村的月光皎洁;乡村振兴,不该只是党员干部独力支撑,而应该是上下同欲众志成城。乡村振兴一声令下,党员干部、广大村民、青年才俊,乃至全社会、全中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美丽乡村的建成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