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我们看看韩信用兵方略是如何跟《老子》相吻合的。
井陉之战。本来韩信为客,赵国陈馀为主。韩信“不敢为主而为客”,他要先观察陈馀的策略再决定自己的行动。李左车建议陈馀截其粮道、坚壁不出,即 “不敢为主而为客”,但陈馀听不进,“非要为主”,主动进攻。韩信知道了陈馀没听从李左车,于是才敢通过井陉窄道。
韩信背水陈兵,好似“行不行”(摆了阵,就好像没有阵一样),所以赵军大笑之。韩信军装作兵败退却,赵军倾巢出动追赶。韩信的两千轻骑从赵军身后进入其山上的营地,插上汉旗。这就是“攘无臂。”(奋举双臂,马上就要重拳落下的的时候,对方还浑然看不到敌臂的影子。)赵军回头一看,自己营寨被占,军心大乱。
韩信带的兵不是什么正规军,是由市井杂人混编而成,如果正常地形作战,很容易逃窜。韩信特意让他们背水而陈,为活命而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用其“哀兵”,所谓“
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潍水之战。韩信在潍水上游用上万个沙袋把水堵住,过河跟龙且作战,假装不胜而逃回,龙且军追击到河中,韩信命人立即把沙袋已开,放下大水,于是龙且大败。韩信在这场战役使用的最厉害兵器是上万沙袋,但是龙且却无法知道,这就是“执无兵。”(拿着兵器,好像没有兵器一样。)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可能是听过韩信胯下之辱的事情。龙且也是败在了“祸莫大于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