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各自做着各自内心需要的事。》
看到过一个治愈的表达:
他的写作,是出于内心需要。
便看向自己,
似乎找到了很好的自我解释,
那些抉择或行为,
是出于内心的需要,
属于自己的内心需要。
因为这“找到”,
曾潸然泪下,
内心无限的释怀与温暖,
似乎从此便能更好地自洽。
如此思路,
按曾今证明题的推理逻辑,
便同理可得,
你们、他们或我们,
各自的那种种人生抉择,
不过都是出于各自内心的需要罢了。
如此,
便不必释放优劣姿态。
当然,
我们有着多样的需要:
心灵的、物质的、家庭的、事业的,
又或精神的、责任的、舆论的…
生命之间,
互相有着需要的交集,
“撞”需要,
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也是生命之间共情的事。
我们按各自的逻辑,
在意识里拟定了需要的优先级。
生命,
精力、能量有限,
按着优先序列满足着。
自然一些需要会被搁浅,
太平常!
要是来个问卷:
你,搁浅了什么需要?
我想,没有人会是白卷。
都一样。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
怀揣一种特定的需要
去定义、去安抚、去施舍、去质疑,
去指点他人的人生。
却大意于:
你设定的需要,是“他”的优先级?
当然,
美好的需要,
希望都来,
多好!
只是有限的生命
在各自特定的条件下,
自然会按各自的优先级满足着。
所以,
或许我们的需要产生了交集,
但优先级未必相交。
所以,
别轻易指点人生,
需要会劈叉。
宣扬,
常常鼓动着一些需要,
撩拨着你,
似乎这也是你的优先需要。
而你,
却没有相应的行为,
便暗自神伤,
大可不必,哥们儿!
你所做着的事,
已是出于你的内心需要。
去他的,焦虑宣扬。
我们,
都在做着满足内心需要的事,
砌筑着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不必蔑视,
不必嫉妒,
你自然有你的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