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阅读原文+重述原文+A1(联系经验)+A2(规划运用)
原文摘抄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重述原文
中国古人认为心是天地,心在万物在,所以王阳明的故事很典型。要格物致知,就对着一棵竹子空想七天。倘若是画家,像文与可,观察、思考,才可得成竹于胸,于是抓住印象,迅速执笔画出来,这效果是很明显的。但要从科学的角度了解竹子,单靠盯着竹子看是没用的。正确的做法,就像作者所的那样:“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联系经验
这里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明确适用的边界。王阳明的做法是思想家的“思”,但不是科学家的“行”,以“思”代“行”,混淆了适用的边界。
这在我们教学中也常有类似的错误。比如英语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本当以口语锻炼和实践操练为主,但我们的一贯做法是用语文教学的办法对待的。
如苦读单词,而且从来不联系语境,一味地记,记住就行,按照他的理论是单词是构成语段的基石,只有记住了,背熟了,才会理解课文,也会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其实,这是一厢情愿。
很多学生往往拼死记住单词,但从不会联系上下文,也从不将单词放在整体的语境中理解,记是死记,用当然不会活用,最后的结果很大的可能就是,每日背,时时背,苦不堪言———我看到有几个基础差的孩子,每节下课都站在办公室里背英语单词,可能整整一个学期没有一节落下的,有几天看到家长在晚上十点多发信息说,孩子终于把单词默写出来了。但是你再看这孩子的期中期末的英语成绩,还是照样不及格。
用了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背单词,结果呢,还是记不得多少,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原因在哪里呢?
没有明确适用的边界,将一种方法强行地施用于不同的学科或者说学科的全部内容。这个例子有些极端,这样的孩子也是少数,但存在的问题令人深思。
我也常常反思古诗文教学,有些地方也是比较死板的。比如死记硬背,也许在古代教学中,这样的办法是可行的,但现在就未必适用。
像附加的诗词,我们一般是不讲的,因为该诗后有详尽的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但学生往往熟视无睹,尽管老师多次提醒要借助提示去理解诗词,可学生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闲心呢。于是有些学生背古诗像背英语单词那样,死记硬背,错误百出。
比如默写《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第一次将“轮”写成“伦”,第二次“轮”对了,却将“影”写成“引”,第三次则可能前面两个都错, 再新加上“俞洲”了,第四次默写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前面曾错过的总算不错了,但终于将“清溪”写成“青溪”了。有时候,做老师的,真是欲哭无泪:一个学期,近十次的重复,却难以将一首诗28个字默写得一字不差。
这样的例子有些极端,这样的孩子有但不会很多。可我想,最大的问题应是我们教学的方法有问题。只让他们背诵,没有教学他们理解,不曾联系实际使之产生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更没有教会他们学会学习。
规划运用
既然在阅读中经由反思而发现了问题,就应该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具体的做法是:
1.时常思考适用的边界,比如五步三查环节,对于不同文体不同难度的课文,方法上要作及时的调整,不可“从一而终”,一种模式,一个方法用到头。
2.在小组展示之后,要真正发挥小组中“小老师”的作用,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同时“学学半”,也让这些孩子通过“教”培养能力,学会主动学习。
3.要重视“复盘”,尽可能每节课抽出时间将已学的内容,口头上讲一讲,看看他们是真的理解了,还是只把笔记记全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懂得。
(注:要将A2,抄在便签上,黏贴到备课本里,提醒自己并逐条落实。)
(shanxingzhe23 201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