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个老朋友见面交流,讨论起来近期的工作,朋友说最近很不爽。问起为何?他说部门刚换领导,感觉有些对立,领导总是把其架空,很多原来自己擅长的工作也无法去参与了。
嗯,想想自己也曾经如此,记得还在老东家工作的时候,自己也尝过这”不爽“的滋味。很多年前,公司跟一个外企成立合资公司,到了前几年的时候,公司发现这块业务机会很大,索性就收购了回来。从子公司到母公司的合并,一下子多出了很多角色,很多部门,其中自己所在的团队也是多出来的。作为一个工作习惯了的自己,因为组织变革的原因,突然变得业务迷茫。。。。那段时间,可以说是自己人生的低谷,应该说是”不爽“的平方。
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想与其每天抱怨,还不如从头算。组织变化,但业务还在,这块业务必然公司要发展,自己的能力一定还可以解决某些刚需的需求,只不过自己没有发现而已。那么如何发现呢?
连接顶层决策者。
在顶层决策这眼中,看到的需求一定比我多,想到这里,就查找产品线总裁的电话和秘书联系方式,主动约时间,提前准备,终于连接成功,果不其然,总裁正为这块业务头痛呢?这不正是自己施展的机会吗,于是一拍即合,总裁主动邀请我加入产品线,并重新建立新的业务团队。
之所以回忆这件事情,是因为今天的朋友碰到了相同的问题:
在工作环境中碰到了瓶颈怎么解决。
这本质上是价值交换中出现了成就感瓶颈,这要么是没有了交换的机会,要么是交换了无法获得预期收益。
朋友想到的是想换个工作,我则不以为然,我认为每个公司可能都存在这种情况。即便是换工作,前提也是找到了更好的机会,而不是说你无法摆平你现在的环境而导致。是人的地方就存在江湖,哪里都一样。
换个角度看这件事情,就会容易的多:
大家工作都是为了交换生存资源。
如果你在当前的团队环境中无法交换价值了,你要思考的是,在公司中还有没有其他场景可以交换。能不能连接顶层决策者,让他认为你可以产生更大价值。毕竟老板看到的是公司商业价值最大化,如果你真有心,就应该主动连接,并表现出来你可以承担更大的角色,并帮助公司产生更大的价值。这才是你应该做的,而不是碰到问题,就想到避开问题。
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份工作,都不是单维度的收益,在自己付出注意力的工作时间里,你付出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的除了公司反馈的工资外,还应该有你在组织中刻意练习获得的经验,对于资源的连接能力。金钱、经验、连接能力构成了你工作的多维度收益,这也就是自己在思考中反复总结的那:关系、资源、效率的另一种呈现形式。你换工作的同时也主动思考一下,你是否获得了多位收益呢?如果没有,就应该主动思考如何改变现状,让自己获得更多维收益。
而我们所谓的“不爽”,不过是自己没有办法通过付出获得自己想有的成就感而已。
形成这不爽结果的原因除了环境的问题,还有自己交换价值的方式方法问题。对自己而言,需要更深入思考的是,当我们碰到“不爽”的时候,我们需要改变的不仅是远离这让我们变得“不爽”的环境,更应该从自己出发,重新连接,重构方法,选择更加适合的方式来交换价值。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