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我们居住的这个美丽的浅蓝色星球上,繁衍生息着十几万种微生物,30多万种植物和100多万种动物,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如此丰富多样的生物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呢? 科学家研究发现,今天我们地球上的生物,无论大小,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里与生命活动有关的主要是一些结构复杂的生物分子,这些生物分子是怎样起源的呢?故事得从地球的诞生讲起。

      那是在大约47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它十分寒冷、荒凉,没有结构复杂的物质,当然也不会有生命。在原始地球上,火山爆发十分频繁。随着火山爆发,地球内部一些气体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形成了原始大气。在以后的岁月里,由于日积月累,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越来越多,地球表面温度开始降低。当降低到水的沸点以下时,水蒸气就化作倾盆大雨降落到了地面上。倾盆大雨不分昼夜地下着,形成了最初的海洋,这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摇篮。原始大气的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氨气。这些简单的气体分子在吸收了能量之后,它们会变得异常地活泼,进而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复杂的(生命)物质。美国的科学家米勒是第一位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的条件,成功地合成出复杂生命物质的科学家。

      地球上早期生命的形态与特性。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态很简单,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它没有细胞核,我们叫它为原核生物。它是靠细胞表面直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养料来维持生活的。从20多亿年前开始,不仅水中氧气含量已经很多,而且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已经不少。细胞核的出现,是生物界演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有细胞核的生物我们把它称为真核生物,从此以后细胞在繁殖分裂时不再是简单的细胞质一分为二,而且里面的细胞核也要一分为二。真核的单细胞植物出现以后没有几亿年就出现了真核多细胞植物。真核多细胞的植物出现没有多久就出现了植物体的分工。

    “自然选择学说”创立者达尔文认为,每种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容易生存下来,繁殖后代,并使变异能够不断遗传下来,而且多数不具有有利变异或产生不利变异的个体会被逐渐淘汰,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便是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举个例子吧,长颈鹿在繁殖过程中存在变异现象,刚开始它们生活在一起,因为过多的繁殖,把它们这个高度的叶子全部都吃完了,而一些脖子长的可以吃到高大的树木上的叶子,一些脖子短的则吃不到,于是慢慢饿死,一些脖子长的便活了下来,于是一代一代繁衍成现在的长颈鹿。

      人类的诞生不是由女娲一个一个捏来的,其实我们的祖先是一个名叫露西的猿猴,它第一个下树,发展成了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只会使用天然的工具。渐渐的,它们演化成了能人。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但这样还不够,于是发生了生命演化中的重要时刻,演化出了直立人,他们不仅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竟学会了用火。到了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生物的进化既包含有缓慢的渐进,也包含有急剧的跃进;既是连续的,又是间断的。生命就是如此充满奇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