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至下雨,天气突然变凉了,不少家庭又上演了“你妈觉得你冷,所以你要穿多点!”“你奶奶觉得你冷,所以你要穿多点!”,可是宝宝冷不冷真不是大人说了算的,该穿多少件衣服是有大学问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从科学的角度来谈。
判断宝宝冷不冷,到底该摸哪里?
判断宝宝冷不冷,该不该添加衣物,许多家长的习惯是摸手。有好几个专家说,这样的判断方法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婴幼儿的手脚末端的血液循环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有时候衣服虽然穿了很多,身体都冒汗了,但是手脚却是冰凉的!
对此,许多儿科医生也解释过!
问:冬天给宝宝穿好多衣服怎么手还是冰的,是没穿够还是什么?
@崔玉涛:孩子的心脏力量相对较弱,每次泵血后到达四肢末端的血量很少,我们就会感觉孩子的手脚比较冷。只要家长摸着孩子的颈部温暖,就不用担心。
@张思莱医师:孩子冷不冷不以手脚凉为标准,因为小儿心臓博出的力量较弱,未稍血循环较差,所以手脚发凉,其实中心温度并不低,家长盲目给孩子多穿衣服反而不利于孩子自身调节体温反而容易生病。
其实归纳起来方法很简单,对于还不会自己行走的小宝宝,由于活动量不大,代谢量低,相对体温会低一点,所以穿衣的起点标准可以比妈妈多穿一件;如果已经是学步儿童,或者是已经蹦蹦跳跳的学龄儿童,那就不用太担心了,因为他们动个不停,代谢量大,相对体温会高一点,所以穿衣的起点标准可以和妈妈一样,甚至可以比妈妈少穿一件衣服。
是不是做到这个穿衣起点标准就OK了?No!No!No!冷暖是一个很个性化的感官,不能每一个人都公式化衡量。所以,在做好穿衣起点标准后,有个专家说: 家长衡量孩子冷暖不应该从手脚感觉,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上背心部,如图所示:
家长只要把一个手指(建议用食指,感觉更灵敏精确)从孩子后衣领处伸进上背心部,左右横扫一下,如果手指感觉温暖舒适,说明孩子衣服够了;如果觉得有发烫感,甚至有湿润感,说明孩子出汗了,衣服穿多了;如果手指感觉不够温暖,就说明孩子衣服不够,要加衣了。
为什么会是以上背心部温度作为衡量孩子穿衣温度的标准?顺便教大家认识一下位于上背心部的“大椎穴”。
(图中箭头所指红点位即为“大椎穴”)
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之会,为手足三阳经的阳气及督脉的阳气汇合而成,位于人体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这样的医学术语有点难懂,简单的方法就是低头时用手从头往下摸到脊柱最突出的那个骨头的下方)。因为大椎是体现一身阳气温度最直接的地方,所以三宝妈选择这个穴位及其周边范围作为衡量孩子冷热穿衣的标准,直接方便简单。
不要小看一个大椎穴,要想孩子体质增强,不易外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保护大椎穴不受凉,大椎受凉,一身阳气即损;护好大椎,则阳气未损,邪不可干。
三伏天的天灸疗法(冬病夏治),为了增强体质,预防治疗慢性鼻炎、咳嗽、哮喘、过敏等,大椎穴是必选穴位之一。平时多用手指按压或者用手掌搓热温按大椎,对助养一身阳气也很有帮助。
专家还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不要为了清爽好看就给孩子穿露背装,尤其要经常出入空调房,保护好大椎之阳气,到了寒冬就不用为孩子生病而疲于奔命了。
宝宝穿衣过多,危害也不少!
小儿外科裴医生在《穿衣强迫症》一文中举了不少例子,指出家长给孩子衣服穿太多实在是很普遍,情愿塞吸汗毛巾也不愿脱掉一件衣服,到了冬天更是把孩子裹得像粽子。
“冻到孩子不应该,但是热到孩子一样是会出问题的。”
1、导致捂热综合征。天气稍微一凉又或者孩子发烧,就给穿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这样导致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身体的温度越来越高散发不出,短时间内大量的出汗还可能导致孩子脱水,休克。
2、降低孩子抵抗力。适当穿多可以避免着凉,但穿太多容易导致孩子更少接受冷空气的刺激,身体对气候的变化更脆弱,更容易生病。
3、限制发育。穿衣过多还会限制孩子的肢体活动,让孩子的运动发育落后。
4、出现皮肤疾病。比如长痱子、毛囊炎等。天冷了,该如何给宝宝穿衣?
让孩子不冷不热,穿得舒适是我们的目标。网上流传的温度穿衣法,相信大部分宝妈都记不住。所以,给孩子穿衣,还得靠经验+科学。
还不会走路的宝宝,活动量大,代谢低,体温相对会低一些,可以比妈妈多穿一件。
已经学步的儿童又或者是学龄儿童,穿衣的标准可以和妈妈一样,又或者少穿一件。
儿科医生也是这么说的:
@鲍秀兰:宝宝晚上睡觉以穿“少盖多好”为好。盖被和大人差不多。白天穿衣,可稍微比成人少一些。
@张思莱:孩子穿衣与成人一样或多一件衣服,千万别多穿,孩子爱活动,出汗多,你们想一想他们多难受呀!
但要注意,并不是完全按照这个标准就ok,人体对冷暖的判断有个体区别,所以还是可以结合“摸颈背部”来判断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