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人﹒姊妹们》:带你见证一场死亡

文学专业的学生可能都会有一种通病,对于中外作家的作品倒是很熟悉,文艺理论或是批评鉴赏之类的功夫很是深刻,但是却不一定会真的去接触这些文章,到第一线去品读原文作品。倒是有些勤奋刻苦的,会找些重要的或是自己感兴趣的反复研究,但据我所知,却很少人会去拿来课上老师讲理论时所涉及的文本来充实自己的。确有不少人对名篇或者不是名篇也会是比较有名的片段信手拈来,知道作品的梗概、人物和作者的风格,但这些都是基本水平,而在我们每个人选择书籍的时候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于我而言,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创作风格是很能影响我去对原版感兴趣的重要依据。

所以一直不敢去读詹姆斯﹒乔伊斯的书,最先接触到他,是他的那本《尤利西斯》,作为专业学生和作品鉴赏的需要,自然不是要唯故事至上的,在读乔伊斯的作品之前,虽是做好了被大师的水平吊打的准备,却还是被扑面而来的艰涩惊吓到。目前为止,这本《尤利西斯》是和《金翅雀》(唐娜﹒塔特[美]著)一样,是唯二的两本让我一次性读不下去的书,倒不是说缺乏趣味或是无聊难懂,尤其是《金翅雀》,被朋友反复安利但还是至今没有读完,很是惭愧。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些人对他们的评价颇高,都说需要反复去品读,像是喝了一杯酒,愈品愈香之类。

但是我认为书与人和人与人应该是有相通之处的,人要看眼缘,书也是一样,双方都有一个互相选择的契机的。有些书,不是人云亦云,人家说好你就要拿来读一读,有时候根本不对你的胃口甚至根本没有那个必要,其实就是浪费的行为了;但是有些书,是前人的智慧,是公认的经典,我们资历尚浅,阅历不足可能暂时还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但是我们不可能永远原地踏步,遇到读起来有些困难的书就永远不去接触,停留在自己舒适的圈子里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这篇《姊妹们》作为《都柏林人》的开篇,我认为这就有点见仁见智了,而且很可能会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门派,足够有耐心或是本身对这种题材就很感兴趣的人可能会被充分激发起好奇心,继而兴致勃勃地继续向下读;而只是想要一探究竟,感受一下作者的写作风格甚至是不小心翻到这本书的倒霉蛋,可能就会嫌弃一句“什么鬼东西!”然后丢在一旁再也不会捡起。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经历过死亡,我是说作为事外人的亲历,参加朋友,亲戚之类的人的葬礼之类。这种事情回忆起来都是悲哀的,尤其是自己很亲近的人的离去。葬礼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呢,就国内而言,曾亲历过一次葬礼。逝者并非我的亲戚,只是在街上,公共场合上偶然遇到的殡仪队,本来这样的经历也是少见,所以印象就很是深刻,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葬礼上的一个现象给我影响颇大。故去的是一位老者,应该是家里的爷爷辈的人,到这个年纪,似乎也不是疾病感染,但家人仍旧是很伤心。为首的一个老奶奶,应该是他的老伴,站都站不住却当街嚎啕大哭,劝也劝不住。扰得队伍好几次停下来无法前进,但是后面跟着的中年人,她的几个儿女表现得却很是奇怪,漫不经心地扶着他家老太太,在队伍停下时不是在安慰而是推搡着老人,逼着她继续走,脸上也没有太过悲伤的情绪。

后来,被一行看热闹的人带着去了逝者家里的灵堂,老人的遗照摆在最前面的桌子上,亲戚儿孙跪了一地,我被挤在窗户边上往里面瞧,这时候,该是真的宣泄情绪的时候了,不需要在外人面前的掩饰。但随后哭起来的一屋子人,除了老太太,其余的都像是只想拿钱赶快走人的群演,声音一声赛一声的大,却根本看不出任何情绪,像是老太太把跪的满地的人的悲伤都收为己用似的。这情景,让人心寒,甚至等他们出来时,脸上并没有泪,我看了一眼不远处在收拾食材准备上菜的的师傅们,转身离开。

当然,我相信这个事情一定是极端的,所有的葬礼都应该是悲伤的,真情实感地对逝去的人予以缅怀、悼念,对生者给予安慰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这才是大家聚在一起的意义。

刚刚的这个葬礼是发生在一个小城镇里,而现在很多城里的葬礼变得很干净、肃穆,甚至有些越来越西式化,就像很多城市即使是在过年也禁止放炮一样(虽然禁的是污染而非响声),现如今的葬礼也变得越来越安静。除了一些必要的重要的声音之外,就连标配的哭声也收敛了许多,其实我觉得这并不是一种坏事,甚至将其归为冷漠。

所以我是很欣赏乔伊斯笔下的葬礼的,《姊妹们》甚至都没有谈到葬礼的部分,只是交代了一个逝去的牧师、“我”和姑父姑母、还有两姊妹,全篇写的都是人,逝去的人,尚在的人,他们聚在一起为牧师祈祷,然后坐下来一起回忆他生前的各种事迹,为他所做的一切而感激而骄傲,也为他之前做过的一些事而懊恼而惋惜。葬礼的准备过程复杂又辛苦,外人(“我”和姑父姑母一家)施与同情,参与者深感疲惫,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正因为自然才更加让人信服。

这篇故事总体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伤,而是安静,安静得让人感觉读到讣告的是自己,参加祷告的是自己,窝在椅子里回忆逝者的,全都是自己。如此看来,作者所采用的第一人称叙事确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的。

����u�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灵的作坊 一个传统教会家庭出身的女士韦弗小姐突破家庭的狙击,和另一个文学斗士庞德一起为乔伊斯对抗整个社会对作品产...
    炼心清秋阅读 503评论 0 0
  • 儿时爱花,每一次初见不识的娇艳都会欣喜地摘下一朵,捻在两指间放在鼻翼,微闭双眼,静享或浓或淡的芬芳。深呼吸,一次...
    素简丝语阅读 232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