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中有许多魔法宝物,其中厄里斯魔镜 The Mirror of Erised,给人印象超深,这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可以评论得一清二楚的镜子,非常有内涵。
而且最近还突然发现,在身边的现实世界中,赫然也有厄里斯魔镜的身影,就在人海之网中闪现,与众多的你我他朝夕相处。或者,早就被你我他收藏在了各自的口袋里。
一:在魔法世界中
厄里斯镜最初的出现是在哈利波特的第一卷:魔法石。哈利波特首先是连续三天来到厄里斯镜面前照镜子,然后就是一段和邓布利多的对话,揭开了厄里斯镜神奇魔法的面纱。这一段,在书中描写得非常精彩。
“镜子使我们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管我们想要什么......” 哈利说。
“也对,也不对,它只令我们看到内心深处最迫切、最强烈的渴望。你从没见过你的家人,所以看到他们站在你的周围。罗恩一直在他的哥哥面前相形见绌,所以他看见自己独自站着,是他们中最出色的。”邓布利多轻轻地说:“然而,这面镜子既不能教给我们知识,也不能告诉我们实情。人们在它面前虚度时日,为自己所见的东西而痴迷,甚至被逼得发疯,因为他们不知道镜子里的一切是否真实,是否能实现。”
厄里斯镜 Erised 英文倒过来写就是 Desire 渴望的意思。而渴望,究竟是好是坏呢?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并不是渴了想喝水,饿了想吃饭这样的直接想要,而是内心深处,最迫切、最强烈的那种,也就是说:厄里斯魔镜里面的映像,是那种想要却当下得不到的,也许是暂时的得不到、也许通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努力可以得到,也许就是永远的海市蜃楼。
这就是厄里斯魔镜的非凡魔法,把不是现实当下的、也不是未来预见的,却又是内心最深最真的隐藏,化作具体的映像展现给自己看。
这是最浓烈的鸡汤吗?这是最诱人的毒品吗?
所以,对于还是霍格沃茨一年级新生的哈利波特,邓布利多的建议是:“沉湎于虚幻的梦想,而忘记现实的生活,这是毫无益处的,千万记住。”
这条肺腑良言,适合大多数情况。最关键的呵护点在于:不要沉湎于虚幻的梦想。
可是~~如果内心最深最真的渴望并不是虚幻的,而是可以努一努力实现的呢?或者这样的渴望并不需要实现,却可以带来一辈子温暖的呢?
厄里斯魔镜也同样把这样的渴望,化为具体的形象映射出来。
“先生,邓布利多教授?我可以问你一句话吗?”
“那还用说,你刚才就这么做了。” 邓布利多笑了:“不过,你还可以问我一个问题。”
“你照镜子的时候,看见了什么?”
“我?我看见自己拿着一双厚厚的羊毛袜。”邓布利多说:“”袜子永远不够穿,圣诞节来了又去,我一双袜子也没有收到。人们坚持要送书给我。”
哈利后来突然想到,邓布利多也许并没有说实话,可这是一个涉及隐私的问题啊。
二:在现实世界中
现在,让我们暂时离开邓布利多教授和他的羊毛袜,来到身边的现实世界,找一找这里的厄里斯魔镜在哪里?想来,厄里斯魔镜的特性,已经让答案蹦出来了吧?
在我们的身边,那些按照用户兴趣爱好、搜索内容进行内容推送的 APP ,就类似厄里斯魔镜了。在这其中,最像厄里斯魔镜的,觉得当属小红书啦。
小红书是一片兴趣爱好种草的花园、是一片愿意分享自家花园草地的乐园,而且也没有对 大V 莫名其妙的膜拜迷信。
虽然最近,小红书也希望自己不再为他人做嫁衣,而是成为:种草 → 拔草,这样的闭环。但从其对入驻品牌的严苛审核来看,小红书对兴趣爱好的美好花园的珍惜呵护是真情实意的。
而真正优秀的品牌,谁不是自家品牌的兴趣爱好者呢?所以,做得好的话,是可以让为爱发电和商业交换相得益彰的,种草方、拔草方、平台方,三方多赢。
也看到过许多评价小红书的文章,褒贬不一。贬义的一方,往往说看到的是浮华拜金,往往说看到的是男女拳拳;褒义的一方,往往就看到了如何做一道好吃的菜,如何绣一幅美丽的画,如何避免装修的坑,如何收纳妙心巧思量,进而让自己的小家大家,变得越来越美观,越来越使用顺手了。
而我看到的是什么呢?小红书,这一枚厄里斯魔镜,在我眼前的映像是什么呢?
是家居的浓浓生活气息;是可以通过一步一步改变、慢慢变得实用和美观同在的空间;是一份比现实生活可能高一点,但愿意通过努力去实现的愿望;或者万一实现不了,却也潜移默化充实了生活、留下了舒心的回忆、给予了生活意义的温暖感觉。
这就是我的小红书厄里斯魔镜的映像,应该不是虚度的时光,虚幻的梦想吧?
同样,在霍格沃茨,厄里斯魔镜也并不是毫无益处的。魔法石的结局、哈利和伏地魔的第一次较量,厄里斯魔镜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三:在幸福的人眼中
那么,邓布利多告诉哈利波特,他看到的是厚厚的羊毛袜,这是不是实话呢?
我想,这多半是邓布利多的实话。羊毛袜是多么温暖的亲情啊,是多么令人不忘的少年纯真、而且纯情的时代啊。种种友谊,种种温情的感觉,萌芽于此。
邓布利多看到的映像,已经接近了厄里斯魔镜中幸福的模样:“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把厄里斯当成普通的镜子使用,也就是说,他在镜子里看到的就是他自己。明白点什么了吗?”
厄里斯魔镜映射出内心深处最迫切、最强烈的渴望。类似的,如果在小红书里出现的映像让自己觉得不适、或者虚无缥缈、或者不知为何偏偏沉迷于此,那么会不会映像背后的渴望,离自己的现实太远了呢?
如果调整一下内心的渴望,那么会不会看见另一个全新的世界,另一个可以接触、慢慢改变的生活方式呢?
如果在小红书里看到的映像,让自己感觉舒服,感到某种可以欣赏、可以慢慢变好的欣喜,那么彼此鼓励一下,彼此种草一下,让生活的花园更加美好!
一不小心,写成了软文体啦! (^-^)
以动手的心情,品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