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选择性的接受讯息,以至于对于即将29岁的我,似乎满世界都是这个话题。
29岁,耗完了2字打头的时光,奔入了如若足够幸运还残存的2/3人生。连90后都在谈论离婚的今天,我们这些80尾的巨婴还固执的觉得自己是个孩子,迷信爱情。
08年离家去天津上学似乎已经很遥远,工作也摸爬滚打了些许年,现如今这年纪,谈人生还太肤浅,谈青春已被鄙夷。于是,我把问题抛给了周边的朋友们:
29岁的你,坐标,职业,焦虑点;
现如今, 坐标,职业,焦虑点。
感恩大家纵容我的胡闹,依然走心回答。无意间翻看到旧照,16年5月份的北京,我们感慨竟然都相识了8年, 并约下次攒局一起旅行。谁都没料到,两个月后竟然因为一场车祸,我们仓促又聚在了一起。我们渴望人生的波澜,也祈祷所爱的人的平静。20多岁,我们无法假装通透,依然跌撞前行。
陈同学
年龄29
城市坐标 北京
单位 中央电视台
刚下班回来不久,疲惫的身体瘫软在床上,仿佛这里就是最好的归宿。好困好困,一闭眼就能睡着。不过,晚上和朋友们的一顿涮锅,让自己感觉一天似乎没白过。 毕业已经两年,换过一份工作,再后来成了冰冷的电视台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做国际新闻,也算是没有脱离本专业。
每天都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里巡游,也是目前能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可能天生好奇心强吧,或者说新闻理想? 翻译,写稿,配音,做成片子,这些程式化的东西已经成了下意识。最兴奋的点就是看到自己的新闻在直播间播出。
然后,然后呢?在这个不能犯错的地方,面对重压已经麻木,感谢我的发际线多少年来居然还坚守着阵地。但是,还是很焦虑呀。“对象找的如何了”“听说公积金贷款政策变了。”“哦,房子不好买了。”是吧,听起来很俗,不过确是实实在在的痛点,就是所谓的,现实吧。
29岁,而后就是30,我们常说三十而立。而立意味着什么?家庭+事业吧。但是,真的做不到。 几年前,错失了自己所爱,到如今才发现,爱情显然已是奢侈品。
在老家,似乎只有买房置地才能谈得上安身立命。而这些在北京,通过透支自己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来换取几十平米,已然不符合自己现在的思维模式。毕竟,活着为了什么,过得开心滋润呗,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人这一辈子始终困于焦虑。毕竟,你想要的太多,而你能力有限,佛系一点也没什么不好。或许有一天,某件事情的发生或者某个人的出现,会打破你现有的生活状态,好多因素会逼着你做出改变。所以,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吧。
嗯,也是。回想一下之前,自己做的许多长远打算,都会因为某些意外,改变了原有的轨迹,到了现在。 八年前,上学的时候,翻过孙同学的一本书。当时的我似乎从未想过,它所给我带来的如今的际遇。最初想选择金融,却当了老师,考上外交学院后,致力于成为外交官,却转而做了新闻。兜兜转转,如今回头看,蝴蝶的翅膀居然是孙同学当时的书。也是有趣。
不过,带给自己最大冲击的还是两年前的那次车祸,鬼门关绕了一圈,送别了恩师,却侥幸完好无损地活了下来。在武汉绵延雨季的三个月里,除了干巴巴的躺着别无选择。 那段时间,若不是爸妈,亲人、朋友,我很难撑下来。
当时就觉得,真的不要留遗憾,很多,遗憾就只能是遗憾了。 喜欢什么就去做,竭尽全力地完成,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玩儿出花儿来;遇到喜欢的人就去靠近,就去表达,就去追,也许,你们注定就在一起。回想从前的那个自己,习惯思前想后,裹足不前。如果当时多一些果断,可能好多事情就会完全不同。
未来呢?或许会有好多惊喜吧。不知道,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