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威
我出生在一个满族小知识分子家庭。祖辈世代是农民,爷爷年轻时被日本人抓去做劳工,累病而死。爷爷只有父亲这一个孩子,奶奶辛苦拉扯,用心教育,加上父亲非常努力,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考上了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并与我母亲成了家,生下我们姊妹四个,终于使我们变成了城里人。
小时候的家庭教育,就是爱读书。因为父亲爱文学,爱读书,所以影响到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那时候,家庭虽然非常困难,我们全家七口人,除了赡养奶奶外,四个孩子都要上学,都要穿衣吃饭,但是只要见到我喜欢的书,父亲总是会省出他微薄的工资为我买来。记忆中第一次出远门,是父亲出差开会领着我。开会结束后,他就陪着年幼的我去新华书店,买我喜欢看的书。那时候家里还订阅了几种文学杂志,每有杂志新来,因为母亲也要抢看,争执不下,父亲只好给母亲读,通过读,父亲也能第一时间享受看文章的乐趣,可谓两全其美。我当时还不识字,但就是通过父亲的“读”,使我也尽早地开阔视野,知书明理,并尽早地告别儿童读图时代,沉浸在日后阅读大书的广博天地里。
父亲为人善良,我从他身上学到最大的品质,就是做事善良,待人真诚,不遵循世俗的趋利避害原则,对“高于其上”和“低于其下”的人平等相待,不会前恭后踞。他可以跟县长因为不公平摊派收费的事情拍桌子,也可以对普通百姓嘘寒问暖。记得我上小学时,有一年,一个父亲不认识的农民有事,经过百般打听,来家里找父亲求帮忙,父亲也不认识他,但是听说这事情是极愁苦又极需要得到帮助的,父亲就请人吃饭,托人帮他解决了困难。后来父亲都忘了这事,可是快过年时,那个农民走了几十里山路,给父亲送来自家杀猪时的一条猪腿。父亲当时都不记得他了,还是那个农民对父亲回忆,父亲才想起是怎么回事。猪腿被父亲百般推脱,不要不行,没办法,父亲让哥哥送他去车站,给他买了回程车票,又塞给他三十块钱。这些事情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育了我。
我的母亲,严格来说,她没有多少文化。她早年当工人,是一个极勤劳和手巧的女性。因为当时家庭确实太困难,仅凭两人的微薄工资根本养过不了大家庭(我记得我读初中二年级之前没穿过新衣服,十五岁之前没吃过西瓜),所以母亲学会了缝纫机活,在家里还没有钱买来一台收音机之前,就拼了血本借钱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母亲每天下班之后,靠着无数个夜晚,给人家缝衣服和制作鞋垫来换取微薄零用。有一年,父亲的一位王姓同事和好友来我家谈事,正赶上我们全家吃饭,他是吃完了饭来我家的,默默地坐在那里看我们吃饭,半天不吭声。父亲问,你怎么不说话?对方犹豫着,看了一眼我们吃饭的饭桌,打趣说,于局长,我来过你家多少年了,你家饭桌上竟然十多年,除了咸萝卜条,再没有别的菜。我当时羞得不行,可是记得父亲当时哈哈大笑,自嘲了事。
因为知道母亲极节俭,连新鲜蔬菜都不舍得买,又因为她的所有业余时间,是非常喜欢缝纫等女红手艺,所以直接导致了我有一件事情的发生。有一年,我外出读书,开学伊始,我竟然发现每个人的单独宿舍里,竟然给发了两条崭新的床单。这对我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事啊。因为即便换洗,利用周末时间,一条床单,一个白天怎么也会晾干的,完全用不着给两条新床单。再说,既然发给了我们,那就是给我们的,即使我给两床床单都用坏了,不也没什么说的么?我当时想,啊,这如果我拿回家,给母亲看,告诉母亲这多余的一条新床单,完全可以自己家用,母亲该有多意外和高兴啊!于是下一次利用放假回家,我就将这条床单放在背包里,拿回了家。我把它拿给母亲看,我说,多漂亮啊。母亲问我这是哪来的?我骄傲地说明了原委。母亲当时就黑了脸,很严肃地说,你出去学习,是学习正道,另外要感恩接纳你的学校,即使你认为这床单是多余,也不能做这样的事。你返校时赶紧给我拿回去。
我当时非常意外,因为按母亲节俭的心理,我以为她会非常高兴才是啊。接着我又非常惭愧,觉得母亲终究是我的母亲,她不以短暂和一时小利而怂恿我人格有损,这才是她做为母亲之所以愿意为子女付出辛劳的意义之所在啊。于是返校时,我赶紧将那条床单带回了学校,把它恭敬地存放在原有的宿舍柜子里。
我是在高中时期,矢志走上文学道路。那时候开始发表了一些习作。父母亲为了鼓励我,核计着设立了一个家庭文学奖。规定在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报刊发表作品,分别给予二十到一百元不同奖励,这些奖励我都用来购书和学习了。要知道,那时候外界还很少设立所谓标准化和正规化文学奖,可是我的父母亲为了鼓励我多读书,多写作,多提高文化修养,在自己家里就能做此决定,而且陪伴我许多年,是多么不易。
现在,我的父母亲都先后离开这个世界了,有时候我想想,他们一生勤俭,忙于持家和工作,似乎没有给我们子女留下什么遗产,但是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普通心性和品格:善良,正直,勤劳,鼓励和优待读书与文化,教会我们四个子女怎样成才和做人,这个家风,就是最大的遗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