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国家公忌日。我有幸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参加巜張纯如纪念馆》
張纯如1968年一2004年.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控制下自己车内自杀身亡,年仅36岁。
张纯如五年级时,开始对寻根问底产生了兴趣。"我们来自何方?为什么一定要来美国"父母小时候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终于,在一次餐桌聊天中,纯如第一次听说了南京大屠杀,她震惊了。从此、南京大屠杀黑暗的影子笼罩了張纯如幼小的心灵。
張纯如开始寻遍当地的公共图书馆,试图查找相关资料,结果一无所获。除此之外,張纯如在翻阅资料时,手指被划伤,也正如纪念馆大厅所写的"三卷书城,篇篇有血有泪。"
張纯如感到十分愤怒:"这么大一件事,为什么没有人去记录呢?""日本应该为他们的行为而向中国道歉。"从此,張纯如决定将南京大屠杀写成一本书,公开于世!
为了写南京大屠杀,纯如踏上了一次恐怖的旅程一一南京之行。她要去那儿采访幸存者,聆听她们的故事。在張纯如听到那一个个令人心惊胆战的故事后,得了抑郁症,她害怕去听但又渴望知道那些故事,也希望能将日本的罪行公布于世,便不顾医生的劝告,继续完善她的南京大屠杀。
在《南京大屠杀》出版之后,日本政客、知名人士死活不肯承认。还说幸存者的故事都是胡编的谎言,但是纯如就像一个永不疲惫的战士那样,到处演讲,辫论在北美掀起了一场声势逼人的风暴,要求日本向世界承认"二战期间罪行"。
張纯如呕心沥血完成了巜南京大屠杀》由于出版社问题又遭到日本的职责,最后,推迟十年后才出版巜南京大屠杀》。纯如为此牺牲了太多,太多。最后,她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巜张纯如纪念馆》中,一张张真实而生动的图片揭露了日本侵华丑恶的嘴脸。同学们,让我们学习张纯如爱学习、不放弃、勇于探索的精神。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中国好少年。
三17班 范庆雯。
指导老师:马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