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M先生的第7篇原创文章
全文约6000+个字
阅读约需x分钟
上篇章,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很多人可能都会存在的一些关于「记忆」的误区,
那本篇章(原文戳此),就给大家分享我自己一套实用的记忆技巧,
我称之为「闭环记忆法」。
一、记忆前的准备
01|调整状态
上一篇我们说到,
有可能因为你的生活习惯不规律,
导致你第二天出现精神涣散,
注意力无法集中,
继而导致你记忆的效率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想提升你的记忆能力,
首先在生活习惯上就要做出改变,
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
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好。
如果可以的话,
最好就是连记忆的环境也尽量可以调整的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环境(具备仪式感)。
02|调整思维
我们从小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词就是「背书」、「背诵」、「背诵全文」,所以很多人一听到「背书」俩字心中肯定会产生一种厌恶感,这里我们就不再「背书」,不再「背诵」了,而是要去「记忆」,要学会「记忆」。而在 上一篇文章 中我也提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是有无限潜力的。
这一点请你也一定要相信,
一定要相信你自己的大脑
也是有无限潜力的,
一定要相信你的记忆能力
也是可以经过方法技巧来得到提升的。
二、深度理解材料
在我们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跟心态以后,
就可以开始进行我们的记忆任务了。
01|做好反馈前的思想准备
首先,当我们准备要记忆一段材料
或者是一本材料的时候,
我们在脑海中就要先树立一个意识——
就是我通过深入理解这个知识,
到拆分材料的过程,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为了要制造反馈,
所以在这个过程我必须非常专注,
非常认真,这样才能带来更好的反馈!
那什么是「反馈」呢?
为什麽要进行「反馈」呢?
在记忆过程中的「反馈」,
其实就是说在记忆结束之后,
我们要用自己刚学习到、理解到、记忆到的知识, 来将材料重新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遍,
然后阐述给另外一个人听,
以达到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记忆的效果。
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尝试将对方完全地教会,教懂(能做到这一点,即可以为师矣)。
也就是说,你在记忆之前,
就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
做好要「教书育人」的准备。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呢,
你为了能够做到「教书育人」,
在学习这段材料的过程中,
会逼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一旦集中起来,
就为理解以及记忆材料,
打下了个良好的基础;
你为了能「教书育人」,
就会要求自己把知识点
进行一个深度理解
(倘若自己都没吃透知识点的话,
那还怎么谈得上「教书育人」呢?),
这样的话就可以防止自己对材料死记硬背。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要防止死记硬背!
而且这里也不建议大家去死记硬背,
因为这是个非常低效的记忆方式,
而且还记不牢。
如果要对材料进行死记硬背的话,
就说明了你对这个知识点理解得不够透彻,
这个知识点在你脑海中甚至只是一团浆糊,
在你眼中只是一行行冷冰冰的文字。
那你可能会说,冷冰冰就冷冰冰呗,我能记下来就好啦。
是的,没错,在前面的文章我也说过,
只要你重复的次数足够多,没有什么是你记不下来。
但是,这样的记忆方式有个致命的弱点,
就是这整个知识点在你脑海中
是毫无逻辑可言,
即使是相联系的知识点,
那也是毫无联系的。
只要你状态不好,
只要你一紧张,
就很容易造成记忆「断片」。
举个栗......例子:
你有没有试过在演讲的时候,到某一段的时候,突然就记不起来了,这时候即使你急得出了一背的汗,也没办法记起来。
倘若你说你没演讲过,以后也不需要演讲,那好,换个例子:
你一定也试过在考试、在测试的时候,原本这个知识点你已经熟读、熟背、熟默写过很多次,可是在考场上写着写着突然就忘了下一句是什么了(这里举的例子,如果是学霸如果是从没遇到的,那就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叉叉了,相信你的记忆力确实非凡)。
这两个例子的发生就是因为我们在死记硬背的过程中,没有将材料与材料之间理解透,或者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连接点,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知识框架结构,才会出现突然「卡壳」的现象。
所以,可以看出这个记忆技巧的最后一步——「进行反馈,加深记忆」,反而应该先作为首要的思想准备或者说首要的观念准备,才来对材料进行一个记忆。
02|如何深度理解材料
为什么要深度理解材料,相信不用我阐述大家都知道其重要性。那关键是,怎么才能深度理解而不是浅层地理解呢?
1.提升阅读量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最重要的是你的阅读理解能力,
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决定了你记忆的效率。
倘若你连材料都读不懂,那还怎么理解?
无法理解的材料在记忆上无形就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举个例子:
我们在中学的时候,语文科目经常喜欢出的一种题是,给出一篇文章,让你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这个「概括」的过程,其实就是「反馈」的过程,改卷人可以从你这题的回答,就知道你是否可以很好地理解文章,就可以知道你大致的阅读能力去到哪里。如果你连这道题都答错了,那后面问题的得分肯定也不高。
所以阅读理解能力从小学,从中学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即使你长大成人,阅读理解能力依然还是非常重要。
当然,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其实与自身的经历和自己的阅读量也是有很大关系,
不能要求每个人对每个领域都有所涉猎。
可是,如果你对即将要记忆的学科,
已经有一定的阅读量,
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那当你遇到相关的知识点时,
就会有一种「一看就秒懂」的感觉。
所以,一定的阅读量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对我们去理解、记忆材料
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2.「5W2H」法则
那遇到自己陌生的领域,而且时间又不太允许我进行大量阅读的话,又该怎么去理解材料呢?
我们可以使用非常好用的「5W2H」法则。
当你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可以尝试着去了解:
这是什么(what,即定义)?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when,发生的时间)?
谁参与了这个事(who,人物)?
在哪里发生的(where,地点)?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why,起因)?
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how,过程)?
这件事在历史上的其他的案例是怎么样的(history,历史)?
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相信你已经大致了解这个材料的背景以及过程,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快地理解材料与材料之间的一个逻辑关系,也可以让你对所记忆的材料更加感兴趣一些。
Ps:
· 为了避免因收集资料而陷入「信息黑洞」中,建议使用「5W2H」法则时先明确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内容是什么,然后要求自己在限定的时间内就完成资料的查找;
· 上述的问题不一定要全部都去查找,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以及自身的理解程度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
· 重点在于通过扩宽相关知识面来更好的理解材料。
3.与自身经历相联系
当你对理解完所要记忆的材料之后,
可以将记忆的材料与自身的经历或者是自身的知识进行一个「互动」。
这个「互动」的目的其实也是可以帮助到大家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如果你记忆的对象是历史事件或者是某些活动流程,
那你可以使用「代入法」,
假设如果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么处理,自己能处理得来吗?
假设如果你是某个事件的决策者,你会有哪些决策判断呢?
或者将自己代入到事件中「体验」一回,体验当时事件发生的巧妙或者是无奈。
倘若你之前有相同的经历或者是类似的知识点,
还可以用「类比法」,稍微比较一下俩事件的异同。
最好的方式就是如果所要记忆的知识点中,本身就有一些异同之处,
建议大家一定要自己亲自整理一遍,
用「表格法」整理成一张表格,
不要去找参考书或者是其他人的参考,
参考答案只能是你自己整理完了之后进行核对、比较用的。
举个例子:
这个表格建议是用电脑来制作,
这样的话当你在回顾这个知识点的时候,
可以使用表格的一些功能(高亮、标注、遮挡......)
来提升你的记忆效率。
这些过程也可以加深你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当你在脑海中进行知识点提取的时候,
就会很容易想知识点与自身的联系,
从而可以很快地将知识点进行提取。
三、拆分材料,制作思维导图
上一步我们已经对所记忆的材料进行一个比较充分的理解,
接下来可以对材料进行拆分,
并依此制作思维导图。
这一步的作用,
既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点的记忆,
也可以为后续的记忆提取、反馈输出提供一个记忆框架。
01|拆分材料
拆分材料的步骤可以用在一长串连续的知识点上,
一般来说,我们大部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
其编写人在出版的时候已经按顺序排列好1、2、3......10点的记忆材料。
我们可以按照同一属性,按照同一规律,
按照逻辑关系将知识点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举个例子:
我们可以将1、3、5、7、9点分成一组
(假定1、3、5、7、9点是具有明显逻辑关系的知识点),
再将2、4、6、8、10点分成一组
(假定2、4、6、8、10点是具有明显逻辑关系的知识点)进行记忆,
这样的话,
每个点与点之间都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
组与组之间也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
这样进行记忆的话,
我们就可以紧扣这些逻辑关系进行记忆,
从而提升我们记忆的效率。
即使有些比较特殊,
要求一定要按顺序记忆,
其实也无妨,
我们也是可以按照点与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分组。
举个例子:
我们可以将1、2、3、4点分成一组,
将5、6点分成一组,
然后7、8、9点又是一组,
那么剩下的第10点就是属于「搞特殊」的那一种,
「对付」这种的话我们只能单独安排记忆了。
这样一来,
即使是要按顺序记忆的一长串知识点,
我们也是可以进行分组记忆。
Ps: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
「组与组」之间的记忆是相对薄弱的。
因为我们是按照逻辑关系来分组的,
这就意味着,
不同的「小组」之间可能联系得不是特别密切,
逻辑关系也不是很明显,
这里就得看我们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看看不同「组」之间是否可以按照一个递进的关系来记忆。
如果每次在做反馈输出的时候,
发现自己在「组与组」之间的记忆比较薄弱,
再考虑用其他的记忆技巧将其串联起来。
02|制作思维导图
当我们拆分完材料后,
就可以开始制作思维导图了。
这里的话是需要对材料有一个深度理解,
因为你只有理解了材料才能
比较好地制作思维导图,
否则,你制作出来的思维导图就没有记忆的作用了。
我们要制作思维导图,
并不是为了制作思维导图而做的,
而是为了加深理解,
巩固记忆才进行制做的。
那又该怎么制作思维导图呢?
需要特意去上个思维导图的课程吗?
首先,我们把材料或者是书本给合上,
按照自己的理解,逐步提取大脑中的知识点来构建知识点的整体框架。
即先把外框大的「骨架」搭建好
(你可以参考所要记忆材料每一章节的大标题,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分类)。
其次,就是进入到大知识点类别中的各个分支,
将各分支的知识点排列好,并填入每个大类所属的小分类中。
然后,再进入到每个小的知识点分支中,将知识点分组分点进行规划。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进行框架构建的时候,
需要使用「关键词法」来填充,
或者是用自己语言将一大串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提炼成较为简洁的一句话或短语。
但是不能把一大串的文字往思维导图上填,
这样的话当你想用思维导图来进行记忆提取的时候,
看到一堆文字就会产生很大的厌恶感,
而且你一眼就看到了知识点,就没有提取记忆一说了。
最后不要忘了打开材料,核对一次,
看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的记忆的错误或者是遗漏的,
在这些知识点上mark一下,
以后再次记忆的时候,这些知识点就是重点记忆对象了,
然后就是再合上材料,
把遗漏或错误的知识点重新在刚刚构建的思维导图上给改过来
(当然,你也可以重新再构建一次)。
自此,思维导图就已经构建完毕了,
倘若单看文字觉得抽象,
可以看看本文每一个步骤之后配图,
这些配图大部分都是我对这个步骤的一个总结,
都是可以称之为思维导图的东西。
其实思维导图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神秘,
就是当我们阅读完理解完一段材料后,
将这段材料进行一个总结,
然后提取关键字,
构建一个知识框架、知识体系。
如果你能自己独立构建出你所要记忆的材料的整个框架体系,
也就说明你已经可以理解并对这个材料有一定的认知和记忆。
Ps:
- 在这里建议还是用电脑版的「思维导图」工具会高效很多,可以较快地改变线条以及文字的粗细、颜色、形状,也可以添加自己想要的图标或图片。当然,如果你的手绘能力比较强,自己手画出来也是可以的(如下图)。但是如果自己手绘思维导图无法做到简洁有条理(至少得自己能接受),那建议还是用电脑版的思维导图工具会好一些,否则,会加重你的记忆效率,同时也会打击你的信心。
(至于思维导图的工具有很多,有PC端的也有网页端的,我就不卖广告了,具体哪一款看各自的喜好吧,大家搜索一下就能找到了)
- 思维导图之所以可以让我们的大脑轻松记住信息,是因为思维导图中图像、颜色和分类这三个特性相互运作的结果。
- 有些思维导图的教程中主张用一些夸张的图形图像以及色彩来制作思维导图,认为这样会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效果,而且记忆得更深刻。在这里的话,我建议并不用全部都用太夸张的方式来制作思维导图,在一些知识点「组与组」之间的连接上,如果实在记不住,倒是可以尝试用一些特别的技巧来让自己记住。
四、及时反馈输出,形成记忆闭环
自此,从理解材料,联系自身的体验,
到对材料进行知识点的分类、分组、分点,
再到根据理解来拆分材料并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已经结束了,
然后就大功告成可以记住东西了?
不,别忘了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制造反馈输出!
在学习前期的时候,
我们一直在听课,
我们一直在看书,
我们一直在看教程,
我们一直在用各种方法来记忆材料......
这些都是属于知识点的「输入」,而到了做题,到了考试的时候,
其实就是属于「输出」,从学习知识到记忆知识,再到考试,
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点学习的闭环。
那么,在考试,在做题之前,
我们还可以再加入一个更有效的「输出方式」,
来更好地巩固自己所学所记忆的知识。
而这种更有效的「输出方式」就是要及时地制造反馈输出,
这种制造反馈的方式其实就是为自己记忆的知识点,
为自己学习的知识点在考试之前提供一个完整的闭环。
我们在第一个步骤的时候就已经立下了一个flag ——
我们记忆材料到了最后,
是为了要制造反馈,
是为了给别人输出知识点,
所以最后的时间我们可以找身边的小伙伴,
将自己记忆的知识点输出给到对方,
然后看看对方是否能听懂,是否能接收得了。
倘若你说,我是自学的,
身边哪有其他小伙伴啊?
那好啊,既然这样你可以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
自己记忆完知识点之后,
又重新将反馈输出给到自己一次,
然后看看自己输出的知识点是否正确。
我们可以采用录音的方式,
边提取记忆边用自己的话阐述一遍,
完了之后,先用自己构建的思维导图,
看看自己在阐述的时候思维结构清不清晰,
知识点有无输出到位,
然后再回到记忆材料中,
检查具体细节看是否输出正确。
自此,你的记忆过程已经成功闭环了。
总结一下本篇章介绍的「闭环记忆法」。
这个记忆法为你提供了四个步骤用来解决你的记忆难题。
首先我们得先做好记忆前的准备
(环境舒适,心态放松,具备仪式感);
然后我们在接触了知识点后,
要及时地去理解、去消化知识点,
并逐渐开始将知识点形成一个大的知识框架体系存储于脑海中;
然后我们为了在做题在考试前先执行自己的一个知识闭环,
我们最后还需要将知识点进行一个反馈输出
(可以是向他人反馈,也可以自我反馈,但是要注意查漏补缺)。
总的来说,「闭环记忆法」就是一整个帮助我们从知识输入,
到知识内化,
再到知识输出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但是倘若你觉得单单靠进行这一次闭环就可以将知识点完整地记下来,
可能还不够,
下一篇章将介绍其他的记忆方法,
与这一章的「闭环记忆法」相互搭配使用。
当然,
我的记忆方法不一定是最好,
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但只求能给你一点关于怎么去记忆的启发。
(如果对本文介绍的「闭环记忆法」有疑问的话,欢迎在下方评论提出)
下面是本文的一个思维导图,大家可以参考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