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锅中炸出舌尖上的周末 - 记33岁的最后33天(8)

今天周日,对于我们这个单休家庭来说,是难得的享受时光的日子。虽然烟台的本轮疫情已经过去了,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本周末依旧“家里蹲”,未安排出行计划。在家里也不能闲着没事儿干,老婆决定做美食来犒劳一下。

老婆是主厨,我打下手,孩子负责品鉴,今儿的一日三餐,非常丰富,估计得长不少肉。本周的美食制作主题是:炸!早上七点,老婆就开始忙活了,我还想多懒一会,但是听到厨房里锅碗瓢盆演奏的交响乐,我还哪里敢继续躺着呀,放下手机,赶紧起床,就算做不了什么,也得在老婆身旁给她加油打气,要不然,等她泄气了,这个周末就毁了,那对我和孩子来说,无异于核武器爆炸,不光是今天,未来好一段时间都够受的。一进厨房,我很有眼力见儿的找到了刷碗、刷菜板的工作,哈哈。看到老婆鼻子一拧,小嘴儿一噘,我就知道,要是再晚来十分钟,今儿恐怕就不是这个天气了。

刚出锅的油炸糕

老婆在做油炸糕,面都烫好了,老婆把面柔好,分成18个小面团。我则是按照教程,炒了一点面粉,炒的面粉用来与糖混合搅拌在一起,起初,我还不知道为何这么做,等到炸糕放到油锅里炸了一会后,我就明白了。因为在油炸的过程中, 炸糕会膨胀,对于我们几乎没有做渣高级经验的人来说,很难掌握好面团的各种参数,所以,第一锅下油的炸糕,半数都被涨开了口子,里面有少许的糖已经漏出来了,但是,远远没有跟我预想的那么夸张,只是部分裹着面粉的糖粒像是被撒出来了一样漂浮在油面上。当时我在想,这应该就是将糖与面粉混合的好处吧,正常情况下,此时的糖早已融化,锅里应该惨不忍睹了才对。后来,我网上查了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为了做这个炸糕,我也是头一次用铁锅炒面粉。面粉在小火的烘煨下,颜色慢慢变深,有一股干炒黄豆的香味儿。感觉这个过程还挺有意思的,这就是真正的炒面吧。

炸香蕉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视频自媒体兴起的时代,在网上学做吃的,简直不要太容易。整个做炸糕的过程,老婆的手机一直在循环播放某视频平台上的一个做炸糕的教程。短短几十秒,最多一两分钟的视频,就能教会人做一种美食。在这个快餐的时代,信息与知识也在被快餐化。一看就会,一做就废,这句话就是这种“快餐文化”的形象描述。虽然我对美食领域毫无深耕,但这种“快餐”我认为是缺乏灵魂的,给小白临时应急还算可以,随便看看权当开眼界也是可以。但是真正的要学做菜、做美食,还是得沉下心来做一番研究和学习才行。就比如,晚上,我们做油泼豆腐皮的时候,我和老婆就在讨论一个问题,究竟这个盐和糖,能否受得住高温热油呢?由此,其实可以拓展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关乎健康,也很重要。但是,这些问题的教程,就很难找了,而且,就算能找到,他们的解答是否权威?是否可信?是否为真?恐怕都是个问题。

炸的麻花和“果子”

今儿,我们还做了炸麻花,炸蘑菇,炸香蕉,很多都是第一次尝试,每一次尝试,都是经验的积累。比如炸出来的香蕉,有些酸,应该是买的香蕉没熟透的原因。周日这一天,花个大半天的时间来做这么多吃的,说实话,挺累的。吃到亲手做的美食,就算是味道不如外面买的,也别有一番滋味。这就是家的味道,对孩子来说,这也许就是他童年的味道。

随着疫情的过去,下个周末,也许我们就又开始每周例行的外出觅食计划了,想做出一桌美食来款待家人,不仅是老婆,在我心里也一直有这么一个愿望。自己做吃的,就跟亲手修理好一个物件一样,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这可以是文化的传承,也可以是人生的拓展。这既是生活的本真味道,也是最朴实的烟火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星期六,我看到家里有香蕉,于是想要做一款香蕉牛奶煎饼,给宝宝们吃。 中午睡醒,我和女儿一起动手做,先准备食材...
    hd小微笑阅读 3,465评论 4 6
  • 今天家庭日,也是从过年至今才团圆的日子,二妹夫下乡扶贫在回民村买回来六斤羊排,焯水、熬糖稀、炒红油、砂锅保温,水分...
    攲枕听雨阅读 1,209评论 0 2
  • 虽然还在居家宅中,不停工、不停学的小家一周还过得挺忙活。尤其米先生,周五临下班有急活要处理,看起来比平时上班还累。...
    不一格211阅读 3,552评论 2 4
  • 今天周六,早上起来洗刷刷完了之后决定去趟商场买买买。 正想着中午要吃啥呢,走到主食区,不如来做个葱花饼吧哈哈哈,于...
    李大莹阅读 1,937评论 0 4
  • 多少个周末发誓要早起 每一次却都是被活活饿醒 总是安慰自己再睡会没关系 无奈肚子咕咕叫总是在提醒你 “早餐”、“早...
    蔓芷阅读 3,550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