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王
英布者,六(今安徽省六安县北)人也。说起这个人,也是有着传奇色彩的。当他还是无名之士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遇见了一位大师。很碰巧的是,这位大师也是个相面高手。
当他看到英布的长相后,立刻惊讶异常。
哎呀,小伙子,了不得啊!
于是,一阵拍大腿之后,他给了英布一个预言“当刑而王”。什么意思呢?
通俗点说就是英布要犯过事以后就能封王拜相。这个预言也可以理解为诱导或者说是怂恿人犯罪。要知道,当时的英布还是个少年。这位大师的话深深地烙印在了这个少年的心里,“培养”了他“积极”的狂热的心。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就这样,英布带着预言成长着。说来也真是奇特,英布这小子长大以后,还真就犯事了。
也就是“坐法黥”。就是类似于宋江林冲等脸上被刺了字。因为这个,英布也被称为黥布。按理说,犯个事搁谁都不高兴。可英布却恰恰相反,因为被刺字的黥布此时简直是欣喜若狂,别人都以为这人是不是脑袋坏了?可是黥布对他们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当初人家说我当刑而王,说的就是这个吗?”
原来,那位大师的话他一刻已没有忘记。也许,这小子是故意的也说不定。可是不管怎么说,他已经完成了大师所说的第一步,那接下来,是不是就应该封王了呢?
当然不是,因为在这之前,作为大秦帝国的子民,劳动的先。也就是说英布先生光荣的成为了劳动力,他干的是什么呢?
修骊山陵墓。
可是这家伙就是不一般。为什呢?尽管他是被判罪押往骊山服役,但是英布却和那些管理犯人的小头目以及一些“江湖人士”十分要好,很是吃得开。后来天下动乱的时候,英布干脆带领着这群人逃亡了!
他带着这群江湖人士一起跑到了江中(今江西安徽一带长江处)做起了强盗。又是强盗,看来在那个年代强盗也是一个比较火的行业。就这样,英布的强盗生涯一直持续到陈涉起义。
这一天,英布也按耐不住了。他不会忘记曾经的预言,而且,面对混乱的天下,他的内心也是有着火热般的悸动。
于是,他带领着自己的部属投奔番县(今江西省波阳县)县令吴芮。吴芮看英布相貌不凡,且很有统御能力,不仅非常器重,而且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不知道吴芮会不会相面,但总之,他的女儿也是嫁给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和那位千里之外的吕雉似乎也有着相同的命运,只不过,吕雉显然是幸运的。
感受到了岳父的信赖,英布也是干劲十足。很快,他和自己老丈人起兵反秦,并且手下还拥有着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前文说过,当陈涉败亡后,他的部将吕臣先生在陈县一带和秦军陷入胶着状态。就在此时,英布率军助战,一举击败了秦军左右校尉。而这,也是英布作为一员猛将在反秦战场上的第一次正规出场。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投奔项梁以后,英布作战常常勇冠全军,战功显赫(布常冠军)。
因此,项梁对他很是欣赏。项梁败亡后,英布又在巨鹿之战里立下大功(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以兵服属楚者,以英布数以少败众也),深受项羽赏识,最终被封为九江王。
至此,当年那个预言家的预言果然成真了。英布很是高兴,几年前他还一无所有,可现如今,他业已南面称孤,坐拥一域。可不知为何,此刻,他的心中,似乎总是有一片阴霾挥之不去,让他没有办法在继续为眼前所获得的一切而感到欣慰。
相反的,却有着一种无法言表的担忧。那巨大的压力绝不是他能摆脱的,至少在现阶段英布是这样认为的。而那压力的来源,便是项羽。
英布不会忘记鸿门宴那一刻的刘邦。同样的反秦功臣,刘邦的遭遇会不会也落到他的头上。尽管他曾经是项羽的首席大将,项羽对他似乎也是十分信任。但是,长时间的追随,让得他也是逐渐的明白了项羽的为人。
在项羽的心里,似乎一切人,一应事物都必须百分百的遵从,遵从自己。因为在项羽看来,你们的自由,你们的一切是我赋予的。这就说明,我还可以随时取回。
这,正是英布的担忧。他害怕失去,他不想失去。人心总会有私,这一刻起,英布的小九九出现了。也正是在此时,他害怕的那位项王给他下达了一项任务。
由于要征讨齐国,英布你作为我的小弟,要亲自带兵与我会师,共同击齐。
看着面前项羽的使者,英布犹豫了。他回想了自追随项羽以来所做的一切,先是在新安坑杀降卒。那一次,他违逆人性,血腥的屠杀了二十万手无寸铁的生命。又一次,为了遵从项羽的命令,他派遣部将很是卖力的截杀了楚怀王。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项羽的吩咐,怎么敢推辞?
仔细想来,项羽虽然给了自己王位,土地。可是吩咐的事情还真就没有一件人事。就拿截杀楚怀王来说,一旦风声走漏,那天下人以及其他诸侯,不论是真情还是假意,都是要指着他英布的脊梁骨大骂的,还很有可能前来攻打!
这可不是英布希望看到的。所以,这一次,面对项羽的征兵,他采取了这样的方法。
“布称病不往,遣将将数千人行”。
大哥,不好意思,兄弟病了,就不去了。项羽看着九江来的几千士卒,虽然很是不悦。但没办法,“称病”这种请假理由,是无论哪个君主都要给个面子的。这几乎也成为了一个类似于皇帝登基前总要谦让那样的“传统”。于是,项羽这次也就没多说什么,但是,心里的黑本上,已经给英布描了一笔。
时间继续推进,到了汉二年四月。当刘邦推进到彭城的时候,作为楚国的第一盟友,九江王英布做出了一个很够意思的决定。
那就是按兵不动,也就是你们打,我猫着。而他这次不出现的理由还是称病,似乎病的还挺厉害。因为,他看到了刘邦所发的那篇檄文。前段时间他还在为截杀楚怀王的事情忧心忡忡,这一刻,刘邦就当着天下人的面要给楚怀王报仇。
于是,英布选择继续等。
可是项羽忍受不了了。前番称病,大家心知肚明,也就给你个面子。这次,我的老巢都快让人攻占了,你居然还称病?有些东西只有第一次用才有效果难道你不知道吗?
可英布先生显然没有这个觉悟,反正称病用着顺手,也不怕一直病下去,更何况哪能那么短的时间就痊愈呢?
就这样,项羽对英布的不满越来越严重。多次派遣使者来责备英布,英布面对着使者的问责,甚是恐慌。对于项羽的惧怕也随之增加,同样的,脱离项羽的念头也渐渐产生了。因为他害怕自己会受到攻击,虽然他对自己的勇猛很有信心,但是在项羽面前,英布自认还是没有那个胆量的。
事实上,此时的项羽,也是真的不想惩治英布。因为他的处境不是很妙,甚至可以说很糟糕。不仅刘邦在不断地骚扰,齐国在不断地反抗,似乎就连赵国也是蠢蠢欲动。能和他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似乎也只有九江王英布了。
这让项羽很是头疼,环顾自己身边的将领,也没有一位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似乎事事都必须他自己亲力亲为。而英布,他的才华看在项羽的眼里,欣赏在心里。如果能够安抚下他,使得英布再次成为自己的亲信,那将是一个很大的助力。
所以项羽决定,对于英布的举动,不予以军事打击,而是转变为口头说教。这时的项羽没有像以前那样,没有丝毫的犹豫,果断进行军事打击。他欣赏英布固然是一方面,但是现实形势的压迫才迫使他不得不这样做。这位傲世的霸王似乎也有些力不从心了。
但在他看来,一切还都在可控的范围内。于是他派出了使者,安抚英布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问责。因为英布是挑战了项羽的威严,这种举措若果不妥善处理,敲打敲打,一旦其他人纷纷效仿,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也就在此时,刘邦也出现了。像英布这种人,处在现在这个阶段,很大的可能是项羽的计策失算了。
时间再次推进,随何先生已经来到了九江。但作为汉王的使者,虽然受到了同等级官员的接待,可是却一直没有能够见到英布。每天只是和九江的太宰聊聊八卦,看看新闻。
久而久之,随何明白了,英布这是把自己晾在这里,两头讨好啊。因为在他的住处不远处,项羽的使者也在,英布的既不想得罪刘邦又不敢惹怒项羽的矛盾心理被随何看在眼里。只不过虽说如此,可是在来这里之前,他也是想到了也许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就这样一直过了三天。随何依旧与九江太宰谈论人生,可是这一次没有像之前那样,因为随何话锋一转,突然对九江太宰说道:
“大王这是不愿意见我啊,我试着猜测一下这是为什么啊?”
“先生哪里的话,我王近来偶然风寒,故此特命在下接待先生,如有不周,还望见谅。”九江太宰急忙回答道。
随何没有理会九江太宰的这番废话,继续说道:
“大王之所以不见我,恐怕是因为在他的眼里项羽要强于我家汉王吧?如见汉王之所以派我来这里的原因,就是要和你家大王仔细唠唠这个问题啊。”
九江太宰听到随何这样说,心里暗暗惊讶。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么在“称病”似乎也没有什么显著效果。倒不如让九江王听听这随何是和说辞,再定夺也不迟。可是刚刚想到这里,只听到随何又加了一句话。
“大人如果能够让我得以被召见,我说的话要是对的,则正合大王心意,若我说的话根本不值得听,那就让大王把我和我的手下都剁了,以此来显示大王背汉亲楚的决心!”
这句话说得不仅勇气十足,而且还是十分为英布着想。于是九江太宰便把随何的话上报了英布,英布一听,有意思,见见他吧。就这样,随何见到了英布,经过一番礼仪过后,随何并没有直接说明来意,反而是问了英布一个问题。
“大王你跟楚国啥关系啊?(我怎么觉得比对你亲爹还亲啊?)”
“我是他的臣子啊。”英布没有思考便回答道。
“大王您和项羽都是诸侯,身份地位都是平等的,凭什么要像臣子那样侍奉他啊?莫不是大王认为楚国强过大王,才要把自己的国家依附楚国吗?”
听着随何这具有浓烈的煽动性的话语,英布也是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爽,就是,凭什么啊?但是不爽也不能冲动,如果仅仅是激将就听从了随何的话,也未免太过草率了。于是他准备继续听下去。
“大王,项羽身为楚王攻打齐国尚且身先士卒,您说自己是他的臣子,却仅仅派遣偏将,只带四千人前往助战,身为他的臣子,这么做,不合适吧?此其一。”
“我家汉王与项羽大战彭城,互有胜负,大王一不曾出兵助战,二不曾派兵追击,这么做,不妥吧?此其二。”
“大王虽然挂着个依靠楚国的空名,但却不管楚国的死活,而是单纯的依靠自己(自私),楚国是傻子吗,天下间有这样的好事吗?这样不可取吧,此其三也。希望您能仔细的考虑在下的话啊。”
举这样,说完了这些,随何也是暂缓了心理攻势,因为他要给英布一点反应的时间。事实上,随何的话每一句都说到了英布的心里,也正是英布的担忧,他也正为此而烦愁不已。
这种把项羽当傻子的做法的危险度绝对高于玩火,说的不好听,玩火的最大危害也就是自焚。但是耍项羽,除了自焚,连带着自己的所有,都要承受火山一般的怒火。
两千年后的今天,一个成为国民老公的形象,灰太狼。似乎在每一集的结尾都会说一句“我一定会回来的”!
很是有一番气势,可是对于两千年前的英布先生,在他的面前,似乎只有一句话比较适合,他,回不去了。
可是该怎么办才好呢?
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英布,随何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臣下愚见,大王之所以不背弃楚国,恐怕是因为在大王的眼里,楚强汉弱吧?”
听到这句疑问,英布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的赞同,但随即便被他隐藏起来。自己也是已过之王,虽然实际上的确是那么回事,但不管怎么说,这个脸面还是要挂住的。
可就是那一瞬,也被随何捕捉在眼里。
“臣下愚见,楚国没有什么可怕的。虽然说他们的战斗指数很高,但是不要忘记,他们违背盟约,袭杀义帝,如此的大逆不道,这是站在了天下人的对立面,可项羽居然凭借打了几场胜仗而自认为强大,大王以为如何呢?”
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英布的心,楚怀王正是死在了他的手里,说起来,追究下去,他英布是无论如何也脱不了干系的。凭借项羽的实力尚且不得天下之心,他英布自问还应付不了项羽面对的难题,这可如何是好啊。
英布沉思间,随何也是从人心,地形的优势,当前的战场局势以及后勤补给等方面科学的系统的论证出了项羽只不过是表面的强大而已,刘邦,才是真正的强大。并最终将刘邦下达的任务以一个总结的形式说了出来,
“淮南的军队灭亡楚国不太有把握,但是只要大王肯出兵,只需要拖住项羽几个月,天下,我敢打包票会是汉王的!”
英布的内心逐渐的躁动起来,他不是傻子,虽然说随何的话有夸大的成分,但是毕竟事实都摆在那里。现如今项羽的使者咄咄逼人,而反观刘邦则是对自己极力拉拢。如果自己归顺了刘邦,也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可就这样降汉,刘邦也太异想天开了吧?别急,怎么会少了你的好处呢?在这呢?
“臣下请求大王仗剑归汉,我家汉王一定会封赏更多的土地给您,又岂是这区区的淮南之地可比,到时不仅淮南是你的,您还会得到更多的土地。汉王对此非常看重,故此才派遣臣下向大王您进献这不成熟的计策啊,还请大王仔细考虑啊。”
好了,至此,随何的劝降一气呵成,就看英布的反应了。英布的反应就是,我听你的(请奉命)!和汉王混!
但是要就此认为英布是真心的,那你就上当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立刻证明自己归汉(阴许畔楚与汉,未敢泄也)。毕竟也要给自己留个退路不是?项羽的使者还在自己这里,万一走漏了风声怎么办?
退一万步说,自己先观察形式。如果刘邦成不了大事,自己就把随何捆起来交给项羽,不也博得了一个忠心之名?所以,现在的英布还是在耍滑头。
于是,送走了随何之后,他又不得不回见项羽的使者,谈话内容没有什么变化。就是项羽的使者一直责问英布为何不发兵,英布也是维持一贯的说辞,类似于,我头痛,过两天好了就去等等。
总之是说尽了好话,生怕得罪了这位。可就在此时,随何先生直接闯了进来,这还不算,他直接很大方的坐在了项羽使者的上座。这可吓坏了英布,这位爷啊,您这是干啥来了。
这样一来,楚汉使者相见,那不还翻了天,自己的计划不也就随之破产了吗?到了如今,他只能默默地祈求随何先生只是单纯的来看看、喝点酒,但是,那是不可能的。
只听随何对着项羽的使者说道:
“九江王已经归附了汉王,你算老几?凭什么让他出兵!?(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兵?)”
这一句惊天话语,不仅雷懵了使者,连英布也淡定不下去了。事到如今,就算他杀了随何也解释不了自己为什么会和汉使见面,与项羽的使者怎么说?
显然,这是一个尴尬的局面。听到了随何的话,项羽的使者异常愤怒,起身拂袖便要离去。可随和先生既然敢这么说,就证明他还有着应对办法,那就是杀了项羽的使者。彻底断绝英布的念想,也让他彻底的站在项羽的对立面。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不能让他走,宰了他,我们迅速靠拢汉王,一起作战!”
思绪一团混乱的英布事到如今,也只好按照随何的话去做,于是,他杀了使者,发兵进攻楚国。
至此,随何成功的将英布拉入汉军阵营。
看似很简答,实际上,还真就很简单。
【本书目录】《这才是刘邦》目录
【上一章】 第三十五章 下邑神谋、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