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该教什么
——评《登幽州台歌》《黄鹤楼》
夏海芹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试着评一评杨老师的课。杨老师是我多年的同事,今天听她的课,能真切地感受到她更自信了,更从容了!你看她上课之初,先声夺人,自带意境,整个人就有浓浓的诗意。
古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其难有三:一是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而学生的人生阅历太浅,学生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二是古诗的语言风格与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我们的诗歌教学往往满足于诗意的疏通和诗句的背诵,诗歌的特质和意蕴往往无暇顾及。第三是现阶段我们的诗歌课堂几乎陷入了机械僵硬的模式。一般就是五步走:解题开始、正音跟上、疏通为主、感情体悟、背诵断后。
杨老师迎难而上,尝试着在诗歌教学上有所突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研讨的范本。我先来说一下这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凸显朗读,体现出了语文课堂读的味道
三分诗,七分读。本节课,朗读贯穿始终。我们所知道的朗读方法几乎都在这节课中运用了,以读为手段,读出了重音,读出了节奏,读懂了感情。不同方法地读,是外在的形式,是表;体味情感是内在感悟,是理。由表及里,正是常理。
2、抓住要点,体现出了语文课堂品的味道
近两年来,我本人进行一点文本细读的研究,是正在开展的省级课题,课题研究旨在变“快阅读”为“慢阅读”,在文本细微处着眼,在平淡无奇处发现波澜,能倾听文本细微处发出的声音,体悟一字一词甚至一个标点的妙处,具体方法就是涵咏文字咬文嚼字。我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来说一下本节课的几次镜头聚焦。一是聚焦虚词。老师对文本关注得够细致,关注虚词“之”“而”的朗读处理。“之”字,除用于主谓之间外,还有延长音节的作用;“而”字,在这里表修饰,所以,“之”“而”延长,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第二次聚焦是“悠悠”。我认为,这两字,是要害处,得大做文章才好。
接下来,说一说我的一点思考。
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第一,教什么,即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处理;第二,怎么教,即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语文课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教,而是教什么。刚才我们小组在讨论的时候,大家也都在说,语文教学最大的困惑是不知该教什么。
我就试着说一下“语文课该教什么”这个问题。
诗意语文的掌门人王崧舟老师说,“语文课最大的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
语文本体是什么?
绝对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这是浅层的感知。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课重点要教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指的就是这个味。
以此关照今天这节课,老师关注更多的是“写什么”“怎么读”,至于诗歌是“怎么写”的鲜有涉及。
我有两点建议:
1、是不是可以讲一点意象
比如,“芳草萋萋”,“萋萋”,源自《蒹葭》,“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萋萋”,茂盛的样子,“芳草萋萋”,草色鲜美茂盛,此为乐景;
比如,“日暮”“乡关”,日暮就思家,游子即思乡,这是两个意象所蕴藏的情感,此为哀情。
如此一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就不再停留在口头,而是落实在理解里。
2、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整合
我揣测,刘萍萍老师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教,应该是有意考查作课老师对文本的整合能力。本节课,杨老师在教学内容上有两处整合。其一,登高。散见于课堂之始和课堂之终老师的语言上。其二,悠悠。课堂上也有两次体现。这两处提炼得好,但落实不够,没有重锤敲打,所以匆匆而过没有凸显出来。
其实,“登高”和“悠悠”,这两个正好互为因果。因为登高,所以悠悠。《登幽州台歌》中的“悠悠”,把空间的广袤、时间的久远相交接,将浩瀚的宇宙天地和个人的渺小,岁月的悠长和人生的短暂相比较。《黄鹤楼》中的“悠悠”,也是在千载的时间、阔大的空间交错处出现的。只不过,前诗中的“悠悠”更悲怆,以天地之大之久,反衬自己之小之短,巨大的孤独感就幕天席地的奔涌而来;后诗中的“悠悠”,更多的是一种惆怅,一种鹤去楼空怅然若失的惆怅。大家看,这“悠悠”二字聚焦得多好,既有共通的同,又有个体的异,这就是两首诗放在一块儿整合对比的效果。
语文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留意诗歌的文本特质,讲出独属于诗歌文体的内容来。正因为有困惑,所以才会有探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语文老师是最幸福的老师,因为我们不仅有诗,我们的诗里还有远方!
以上是我的粗浅认知,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