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灰犀牛
什么是灰犀牛事件
灰犀牛事件则是那些有迹可循的、我们可以把控的事情,比起黑天鹅事件,那些事情才是更值得我们进行高度关注的
特点
- 可预见的
- 有一定概率发生、不发生的
- 两面性 灰犀牛的概率性,决定了有危就有机 ,重视灰犀牛事件, 往往就能发现更多的机遇
举例
- 开车的时候打电话、聊天、喝过酒,极大的增大了事故概率,但是因为以往的在这种情况下“安全 ”驾驶的经历导致我们在当时极大的忽略了这种概率,所以总会在内心将这样的概率降为0
- 总是踩着点去赶火车、飞机、上班
认识灰犀牛的五个阶段
为什么灰犀牛事件容易被忽略
低估与高估
低概率发生的事情,一直没发生的时候我们会低估其发生的概率;一旦发生过一次,我们便会高估其发生的概率,至少短期会如此;比如上面的开车打电话,之前一直没有出事故,我们很容易把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心里自动降为零,一旦出现事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便会将其发生的概率提到非常高,以至于开车会比较谨慎,开车打电话这类事情短期内肯定不会再做了。
在我们的认知中,概率并不是数学中那种恒定的、可计算的,是随着我们发生的事情极大的波动的
自我保护机制
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心理倾向,比如厌恶失败,厌恶损失,固守观点,融入群体等,这些心理倾向在很多时候会阻止我们看清真相,也会阻碍我们客观地评价对错。
人们对于新事物或者未发生的事情,总是倾向于将她的分险调到很高或者很低,对新事物,我们总是过分强调其风险,因为它与我们的已有的认知是不一样的,甚至是颠覆的,我们就会本能的拒绝;而对于在自己身上以前从未发生但是有概率发生的事情,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其不会发生,因为过往的经验从我发生过。
不作为
处于对事情概率不正确的认知以及自我保护机制,在面对灰犀牛的时候,我们会选择采取拖延战术—不作为,很多人认为不作为最多是不变好,也不变差,其实并不是这样,不作为是有成本的,那就是机会成本。同一份时间内,你的“本可以”能达到的最大效果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应对灰犀牛事件
- 自我觉醒,承认危机
自我保护机制,感知不到灰犀牛事件或者对其的可以忽略,很难通过他人教导或者提醒解决的 ,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自我觉醒,对于自我觉醒,没有好的办法就是要多去尝试、多摔跤,才知道哪里容易摔跤;
同时,要打开心扉,乐意尝试新事物,才能对灰犀牛事件有所感知。
-
增加赌注,提前让人意识到灰犀牛的危险,提高恐慌指数——记得有个人每天都会看一个车祸的视频,以此来提醒自己开车要注意安全
- 可能的话把灰犀牛可能的危险提前预演,我们可以以恶作剧的形式来模拟灰犀牛事件的危险性
扭转思维,把灰犀牛事件转化为可能存在的机会利用人性的趋利性,让人们在机会前更趋于行动
-
远期做战——做事情要盯着5年、10年去做,而不能仅仅只是当下,我们需要去关注更本质的根源
- 每个灰犀牛事件之所以存在,都有其更为本质的根源;当你追溯源头的时候,通常都会发现都是因为在很久以前,你有某些事没有做好,可能是当时为了度过危机,选择了短期利益,没有抓住本质;
- 只有着眼于更远的未来才是减少灰犀牛总量的唯一方法
早做决定,增加选择余地
- 对于灰犀牛事件的应对,成功率很受时机的影响,具体来说,越早成功几率越大,越早可选择的余地越大
-
设置红线,做好预案
- 关于做好预案,可以参考《WOOP思维心理学》中WOOP方法中的PLAN,这里的P指的是当出现Obstacle(障碍)的时候提前准备好的计划,以健身为例,当健身碰到一下障碍时
- 如果天气下雨,就改到室内做俯卧撑
- 如果有同事要去吃饭,那就注意控制吃饭的量,不能吃太饱,并且回来之后做平板支撑较简单的动作
- 如果当天加班的话,那么就将健身时间缩短到20~30分钟左右
- 关于做好预案,可以参考《WOOP思维心理学》中WOOP方法中的PLAN,这里的P指的是当出现Obstacle(障碍)的时候提前准备好的计划,以健身为例,当健身碰到一下障碍时
尝试与归纳 ——不断尝试解决灰犀牛事件并不只是解决那一个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的危机,而是试图找出解除那一“类”危机的方法,通过反复印证来提升自己的危机预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