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当中对“舍”与“得”有着精辟的理解,舍与得之间,有太多的联系与因果。想不明白的人囧囧一生,通透其中奥妙的人信步人生。
舍是一种态度,更是智慧。
现代社会讲共赢,其实就是双方和多方的合作,把拥有的资源整合成利益共同体。舍在中国文化里通常是大方的意思,指一个人不太计较,能吃得了亏。正所谓吃亏做得了朋友,成得了事。
在这个你有我无的年代,不能守着自己那点小东西不放,或许你所拥有的闲货在别人那里就是个宝贝,不如舍了出去,让它产生价值。现在这种模式比比皆是,你有车,我要出行,搭上我一段路,既解决我出行问题,又解决了你油费,各种打车平台无非用的就是共赢的方式。
破除心魔:世界以你看到的方式对待你。
我们眼里的世界其实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世界,这个世界包罗万象,但我们只对关心的事进行记忆,所以我们在大脑里保留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人看落日叹已近黄昏时日无多,而有人却赞美落日瑰丽天地大美。
人都会对接触的人或事进行判断,而判断的基础却是过往的经验,这一点就注定了人会犯主观错误,从自己的旧有认知来对人进行画像,殊不知就有可能让我们掉进自己挖的坑里。所以要想取得共赢就需要排除这种既有思考模式,不用排他思维来思考。不带经验地接触人,我们会发现自己也能被他人友好对待。
利他思维,吸引真正能帮助你的人。
为他人着想,是一句说起来很是简单,做起来十分难的事。难就难在,人都不太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而成全他人。看起来是为他人的利益考虑,其实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对人心的俘获。“你所拯救的,终将拯救你”,用在共赢合作上,可以理解为你所付出的,终将回到你这里。
要想达成共赢,主动示好是第一步。
为了获得资源让自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这不是共赢。共赢是平等的、互利的,不带压榨性质的。如何开始一段共赢关系,抛出橄榄枝示好是一个好方法。没有无缘无故的天睛,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一切都有因果关系。
不对他人预设立场,试着接受他人的不同,主动示好获得对方的支持,先要投入不管是金钱还是友谊,才能拥有牢固的共赢合作关系。通透“舍”与“得”,只在于是否理解“舍”与“得”的关系,创造人生共赢才能获得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