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人在世上活着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贾平凹先生所云: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先生是个悟透了人生的奥妙与玄机的人,的确,“舍得”二字,其实已经囊括了人生许多真知。
千百年来,无以数计的著名人物,取得了名标史册的丰功伟绩抑或巨大成就。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和领悟。苏轼仕途坎坷,于是舍弃安逸闲适的生活,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豪放绝唱;诸葛亮自出茅庐,火烧赤壁,三分天下,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谓之,舍私益,得百世流芳。乃至,越王舍王尊,得江山社稷光复;韩信舍生死,绝退路,最终得到的是以弱胜强;王羲之舍闲娱,弃安逸,得《兰亭序》绝世之美体;李时珍舍个人之安乐,得天下之安康;林则徐舍个人之安危,得民族之大义;雷锋舍个人之私,得助人为乐之榜样;焦裕禄、孔繁森等舍个人利益,一心为民,得一方百姓爱戴……
人是如此,万事万物又何尝不也是这样呢?蛇是在蜕皮中长大,金是在沙砾中淘出。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也是每时每刻都围绕舍与得和得与舍,演绎着无数成功和失败的故事吗?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也是一种处世做人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我们不过就是一些凡夫俗子,有着太多的欲望。但是,欲望又是一头难以驾驭的猛兽,它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便产生了太多的悲剧。因此,我们只要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已经把握了人生的钥匙、成功的门环。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舍得,是一种精神;舍得,是一种领悟;舍得,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2008.3.8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