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3 王老七 小护士王老七
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但是我的心情却并不明媚,确切的说是很沉重,清明节真的不是一个好节日,以后不想过清明节~
今天说“慎独”。“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慎独”作为一种自我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第一次知道这个词是在小学的时候,老爸给我看《曾国藩家书》,顺便就教育我要慎独,记得那时候虽然年少,却并不需老爸解释,自己一下子明白了其中意思,但是记得当时的自己是有点不服气的,觉得老爸不信任我,觉得我本来就是个慎独的人,老爸还要告诫我岂不是觉得我没有做到?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经历的增多,随着阅历的丰富,我越来越感激当时老爸的告诫。有时候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反复强调,才能行动于无形。就像马云讲“使命愿景价值观”就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讲到你周围的人都信了,他们的行为才能影响更多的人,这些人的行为锁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东西。这一点,我是很久以后才明白的,也释然了小时候对父亲不信任的误解。小时候的慎独发乎心,小孩子单纯善良,慎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随着越来越长大,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那么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和有很多人在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是不是一致?当我们面临哪怕一个再小的选择的时候,我们的行为还是否能跟自己的内心的道德标准保持一致?摸着良心问问自己。
人性是懒惰和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由最基础的人性决定,如果一件事做起来比较麻烦,但是这样做的话得到的结果会好,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那我就会去做,哪怕我劳累了呢,我问心无愧,有没有被人在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复盘我做过的事情时,我的内心是坦荡的,我是对得起任何人对得起自己的心的。所以,一般我做选择的时候,我都会想我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我想怎么做。如果只是“想”,那我肯定想不用干活还有工资,但是从应该的角度,我就会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让自己面对难题时,能够有能力战胜它,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伸出的手是可以救命的,而不是摊手说“抱歉”!时间久了,我反而觉得慎独是最省力气的一种方法了,所有的条件都不存在,只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我工作没几年,却也带过一些学生,他们大多是还在校的大学生或者刚入职的新护士,因为在血液科,我见他们的第一天一定会告诫他们的话是“核对、无菌、慎独”,然后整个带教过程,我会不断的跟他们强调我自己总结的这“三大原则”,我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只要还在从事这个行业,就要记得这三点,虽然只是简单的三点,严格的去执行就可以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病人也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病人了。很久不带教了,因为我们病区现在不接收实习生,但是,我希望拿出我的学习工作带教心法跟大家分享,也借此督促自己更坚定的走下去!
医护工作确实是一件辛苦的工作,无数个白昼的奔忙,无数个黑夜的守护,别人放假的时候,我们在值班;别人家庭团聚的时候,我们在值班;别人睡梦中的时候,我们在值班……辛苦、待遇也不算好,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不把它当作梦想去做的理由,这是一个需要高度慎独精神的职业,你可以选择不做,要做,请把它做好!因为,就应该做好!
PS:今天送走了一位阿姨,她不是去世,她只是回家!医学有时候真的无能为力,临走时,她的家属拉着我的袖子,不停的说“真的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那时候,我的内心五味杂陈……
今天,送走了一位少年,他永远18岁,宣布死亡的那一刻,我转身离开,我的内心说不出的忧伤,无法言说……
我不喜欢这个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