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小学就开始写字了。
一年级时简单的几十个字便算得上一篇日记,偶尔懒了,以“今天和往常一样”这样的字眼也能凑做一篇。
我大约是不懂得写作的,即便写过大大小小的作文不下百篇,我仍会迷茫。
记得一次参加作文比赛,我和我的语文老师说,“你说为什么要办一个青少年作文比赛?是因为他们要看的是介于成熟和幼稚之间的那些想法,而我的文章做不到。”老师说,“那谁逼你写大人的文章了呢?”
当时我没有回答。
其实一直都有吧?我记得那时候读了一篇作文,一个孩子写自己的老师将自己的课外书扔了,他说,我能理解老师不希望自己分心,但我仍然讨厌这种行为。评语是,想法不够成熟。
不够吗?我始终觉得这再理智不过了,即使过了这样多年,我也依然很同意这样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我不能原谅。
写作也是一样的。总有一些文章会获得高分,总有一些文章会获得青睐,而作文就是这样的。你可以有自己的愤世嫉俗,可以有自己的天马行空,只要你可以承受得起极低的分数。而这分数,恰恰是写作文的人无法承受的。
于是大家开始学着写作文,大约就像是议论文里头,两三节的开头都是整齐的论点,中间夹杂几个事例,添上一个开头和结尾,这样的被称为清晰的框架。
而后都千篇一律的框架。
写到现在我最不能理解的,大约是“开放性题目”,每次老师都会对着题目大加分析,然后告诉我们出题老师想要看到的是怎样的文章。
开放在哪儿?
这就好比一场比赛早已内定了人选一样,如果你不是那个人,那么你就是错误的,你就没有获得第一的希望,一点也没有。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获得高分的作文只有那几篇。
可是我爱我的文章。我用我的笔,写下了我最真实的感受和我想要表达的情绪,它是不能够以一个分数去评判的,是不能够被磨灭被同化的。
也许吧,也许我就是不会写诗,就是不会写作。
但我宁愿我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