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节目里看到日本的拉面是一种治愈系美食,有关解释是这样的:在感冒、状态不好或食欲不振时该吃的食物叫做治愈食物。当心情好烦燥,心情好失落,心情好复杂,心情……各种时就用食物来养伤,这样的养伤模式被叫做“食疗养伤”。还是想说拉面,但是上次已经用过拉面的日语词汇了,这次用“治愈”吧,日语为“治癒”,读作“ちゆchiyu”。
在我国的面北方对于面条有着不同的见解,在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来的,南方人叫“吃面”,北方人叫“喝面”。所以,当我问一同打工的中国同学吃了什么,她说“喝面”,就可以妥妥的认老乡了。再者,南方人多把面条当做早点,或者是宵夜来吃;北方则会把面条认真的当做三餐中的任何一餐。也有一些吃面的情况是相同的,天冷的时候和酒醉汹汹的时候。说完中国南北方在面条方面的不同,再说中日方面对吃拉面的不同。较为显著的是,吃面时该不该发出“呲溜”的声音呢?中国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吃饭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声响是好的,其中也包括吃面条的时候。日本人作为一个不喜扰人的民族,在吃饭的安静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就这样安静的一群人再吃拉面的时候却是“呲溜”声在空中飘荡,该国民认为吃拉面时吃出“呲溜”声是好吃的表现,表达了对店家或是主人的赞扬。
大中国的面条博大精深,早已发展出太多的派系,有关资料显示最早的面条起源于汉代,那时面食统称为饼,因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日本面条历史较为清晰,乌龙、拉面、荞麦三大面只有荞麦勉强算得上是日本的传统面食。日本对拉面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西元一七零四年,一位名叫安积觉的历史学者在《舜水朱式谈绮》书中提到中华面,以及水户黄门曾经吃过类似乌龙面的面食。一般认定,拉面的技术是在西元一九一二年时由日本人自中国引进到横滨。横滨现有一座拉面博物馆,是在100多年前第一家拉面店的原址上建设的,馆外是现代建筑,馆内是50年代的横滨。日本有一位拉面协会会长大崎裕史先生号称是全日本每年吃拉面最多的人,在过的近20年里每年吃700—800碗拉面,每天中午吃三碗拉面,早晨和晚上吃别的食物。无论是不是工作性质的要求,但是这惊人的吃拉面的数量,很是能说明日本人爱吃拉面。
以日本民族性格会把各种传统行业做到最好,主要是与时俱进。在中国拉面还在以兰州拉面一枝独秀,日本的拉面早已呈现百花齐放的庆幸。各家有各家的特色,不止是局限在汤底、面和料方面的创新,比如用豆浆来煮面;还针对不同性别来制作不同的拉面,比如根据女性的生理调节制作不同的拉面。
面条制作简易,无论是或做饭的人,还是不会做饭的人,都会做出不同的味道效果。说它是治愈系食物,我想有些道理,在日本众多凉菜系中,广大留学生常选择温暖的拉面。也许是冒着雨赶回来,也许是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希望温暖的食物能温暖所有独自吃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