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
▲患:担心、忧虑。
▲位:地位;职位。
▲所以立:居于其位的原由,有没有立于其位的德行和能力。
【译文】
孔子说:“不要忧虑没有名望地位,而要忧虑自己有没有居于其位的德行与能力。不要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应当要求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提高到足以被人知道。”
【学而思】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埋头苦干,默默耕耘的人,这些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参读:
《公冶长篇》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宪问篇》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卫灵公篇》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知识扩展】
《荀子·非十二子》:士君子之所能不能为:君子能为可贵,而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而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而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诗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此之谓也。
(士君子能做的和不能做的是:君子要做到品德高尚而被人尊重,但不能要求别人一定来尊重自己;要做到忠诚老实而可以被人相信,但不能要求使别人一定相信自己;要做到多才多艺而可以被人任用,但不能要求别人一定任用自己。所以君子把自己的品德不好看作耻辱,而不把被人污蔑看作耻辱;把自己不诚实看作耻辱,而不把不被信任看作耻辱;把自己无能看作耻辱,而不把不被任用看作耻辱。因此,君子不被荣誉所诱惑,也不被诽谤所吓退,遵循道义来做事,严肃地端正自己,不被外界事物所动摇,这叫做真正的君子。《诗》云:“温柔谦恭的人,是以道德为根本。”说的就是这种人。)
《庄子·让王篇》: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qiǎo]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孔子对颜回说:“颜回,你过来!你家境贫寒居处卑微,为什么不出仕为官呢?”颜回回答说:“我无心做官,我家城郭之外有五十亩地,足以供给我粮食;我在城郭之内有十亩地,足够用来种麻养蚕做衣服;家里有琴一张,弹琴足以使我欢娱,学习先生所教给的道理足以使我快乐。因此我不愿做官。”孔子听了神色严肃地说:“颜回的想法真好啊!我听说:‘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我吟咏这样的话已经很久了,如今在你身上才算真正看到了它,我深受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