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学生心灵的自我觉醒。而大部分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做不完的习题,苦不堪言。老师讲课面面俱到,生怕有什么遗漏,而学生爱动不动,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如何发挥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呢?
一、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作为数学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情,精心备课,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精心设计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让课堂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内容上来。我在上《能被2、3、5整除的数》时,上课开始,我就对大家说:“老师有一个神奇的本领,你们随便报一个数,我不用计算,能迅速地知道它能不能被2、3、5整除。”学生报了几个数,都被我答对了,对我佩服不已。我马上说:“你们想不想学习这个本领呢?”学生跃跃欲试,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了。(2)让学生去发现、总结知识的规律。在教“能被5整除的数”时,我先让学生举出一些能被5整除的数,如5、15、20、40、55,再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进一步总结能被5整除的数的规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二、让学生主动提问。我们老师平时喜欢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所学识的掌握状况。而学生很少来问老师,这说明学生还未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孔子说:“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别人请教为羞耻。可我们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去问别人显得自己不聪明,没面子。我在平时教学中,总是鼓励学生多问同学,多问我,解决自己脑海里的疑问。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应注意以下:(1)老师和学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向老师提问。(2)老师平时在课堂上讲课不要讲得太满,要留下一点时间让学生提问。我平时讲完新课后,问大家:“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如果没有问题,我就要问你哟,如果答不出,老师就要批评你不懂装懂。”这样,学生担心自己回答不出我的问题,就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了。(3)那怕问的数学问题再简单,老师也要耐心解答,不厌其烦,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只有这样,学生以后有疑问才会再主动向老师请教。
三、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数学课程,有许多概念、定律、公式需要学生牢牢记住的。但这些东西十分抽象,不易记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念、定律、公式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 也就是阅读和思考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而数学阅读让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把阅读跟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再去识记那些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越容易。
越来越多的国际大规模学力测评已经证明: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业成就呈正相关,也就是说会阅读的人成绩更好。所以,作为数学老师,为孩子提供一些数学科普读物,如《世界上最帅的猪》、《这样算得快》、《数学魔法师》,让孩子爱思考,喜欢上数学,是很有必要的。
四、让数学游戏走进学生生活。让孩子怀着兴趣去学习数学,其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游戏吸引孩子的最大奥秘是兴趣,是快乐,是兴奋,是自信,更是放松的心态。霍姆林斯基也多次强调:游戏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数学老师,尽量让自己的数学课游戏化,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孩子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时,我把扑克带进了课堂,我随意抽两张扑克牌,叫学生算出点数,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很高。等学生很熟练了,我就抽三张扑克牌,叫学生算出点数。事实证明,数学游戏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总之,如果数学老师能做到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培养孩子有疑问主动提问的习惯,培养孩子阅读数学课外书籍的习惯,并把数学游戏引入学生生活当中,那么,孩子就会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学习数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