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学习自由和纪律。老师让我们以辩论会的形式开展。一开始分组讨论,我们是纪律组。老师在旁听的时候告诉我们,不要先入为主,我们的观点是纪律。因为大家一直认为:纪律和自由都要有。
辩论时大家积极发言,针锋相对。在自由组的一位老师说出自己的成长模式时,大家有几秒钟的沉默。心灵上的触动:以前是留守儿童,要上中学时开始有父母接管。父母对自己很严厉,要学跳舞,要学画画,但是不懂她的内心,压制的很了逃学,到后来的辍学。父母在朋友的建议下,让他学幼师,在幼师学校也是,带同学一块旷课,打架。现在自己来学蒙特梭利。
虽然没有深交,但是我想一定在他心灵上有个触动,因为他说自己现在还有敏感期。
下午学习如何布置教室。老师举列五个例子:新开班第二学期,常规班开学初,常规班学期中,常规班学期末,新开班开学初。
大家分组讨论布置。我们是常规班学期中,大家都积极发言,想到的都是参观时的布局。不过在前期能够做到模仿也是很好的。老师布置了,不让发过言的再说了,要给到每个人机会。这也是很好的提议。
我们是学期中,常规班,所以我们的设置里需要日常生活,艺术,感官,通识,语言,需要设计阅读角,水区的工作要靠近水池,需要消毒柜,水杯架,书包柜,还要设立观察位,门要有两个,一个是常用的,一个是消防通道。区域架上的工作要根据孩子的能力以及即将发展的趋势上架工作。
理论是如此,但是还是有点懵懵的,需要实践,观察,一切都需要回到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