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宝,过年好!傻哥哥给你拜年啦!喏,接着!
傻哥哥过年好!你真的傻傻的,给我拜年还给我发红包?来,接着!
(小香宝嗖了一个红包给傻哥哥)
宝贝,这……
这个红包是有特殊寓意的,你必须收。
(傻哥哥收下了,看了金额,傻哥哥顿时明白了)
宝贝,今天是大年初三了。你知道,春节期间的一些传统的习俗吗?
愿闻其详。
比如正月初一,传统的习俗是不能用扫帚扫地,认为这样会扫走好运气、破坏财运。
那如果非扫不可,咋办?
要不怎么说咱们老祖宗智慧呢?有办法!那就得从外头扫到里边。各地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不过呀,深谙未雨绸缪之道的人往往会在除夕前打扫干净,这样,大年初一就可以不用扫地不倒垃圾,再备一个桶盛废水,当日不往外泼水。
想起来了,小时候家里是这样的。
宝贝,你小时候一定特别可爱特别乖。呐,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东西的,传统认为打碎了是破财的预兆。
这个我知道,同样有补救的办法,一旦不小心打碎了杯子盘子碗的话,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化“力”气为“浆糊”。
宝贝,合着你也是看《还珠格格》长大的呀?小燕子把化戾气为祥和说成这个梗。
还有啥风俗?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丈夫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比如,我娶了你,这一天我就要跟你回娘家。当然,有的地方初三回娘家。
你是一有机会就过嘴瘾。
我就是想嘛!怎么了嘛?
那要是倒插门岂不是省了这个习俗?
哪跟哪呀,还有习俗呐。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孩子们,并且在娘家吃晌午饭,但必须在天黑前赶回去。
现在城里人不讲究这些。
初三又叫“赤狗日”,与“赤口”谐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呢,这个习俗早已不合时宜,因为现在春节团聚,讲究和谐社会,再者为了和气生财。
哎呀。
说到和气生财,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有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卷铺盖走人。还有传说,说是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出远门。
你知道的真多。
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起大早,放鞭炮,打扫卫生。放炮时,要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哈哈哈,形象。
所以咱们的传统习俗代表咱们古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薪火相传,让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