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虽然忙于期末叙事相关事宜,但同时,仍带领孩子去穿越《世说新语》课程,补上缺失的文言自动化。这并不容易,但是它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具体操作过程仍有缺憾,我们的主要步骤是:先做预习单,主要是断句、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还有大问题的回答,再通过上课来明确句读,阐释义理,让学生对相关人物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最后,学生写人物评论。文言自动化的实施理念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掌握文言知识,也丰盈学生自己的思想和生命。
这样很好!同学们的兴趣很高涨,学到了不少文言知识。但是,让我苦恼的一个事情经常搅扰我。
有个孩子,他小学上的是国际学校,全英文教学,连数学也是采用英文教学,校园里,谁说中文是要被罚的。来了运城国际之后,他最初的表现是这样的,字迹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后来经过一个时间的督促,至少能看了,虽然还有不足。但是,他又遇到一个问题:记忆力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最开始的《先知》,他背不下来,第一篇他背下来了,只不过花了半个小时,虽然只有五行字。后来的他,选择放弃背诵,坦诚地告诉我“老师我背不下来。”不论是我采取怎样威胁的手段,比如“背不下来的话,周五别回去。”,还是每天午休、自组织、晚自习后抓落实,效果都不明显。他依然背不下来。
今天周五,期末考试要考的27篇古诗文的背诵,还有《阮籍》和《嵇康》预习单的改错,没有做完的不能回家。天呐,这个孩子又没有完成。背诵的事情先放一边,就拿翻译来说,我已经亲自辅导过他,翻译一定要抓住重点字词来翻译,不能只说大意,有一次他竟然翻译成“阮籍的母亲挂了”。但是,他“死”不悔改,振振有词地说“老师,意思不都一样吗?”按道理,如果想要说服他,必须告诉他,这里说“阮籍母亲挂了”和说“阮籍在母亲丧礼期间”有什么区别,可是,我没有,只是简单粗暴,告诉他必须有重点词的翻译。他丝毫不理会,写个大意,着急回家,去王者农药。字迹也变得惨不忍睹。
我突然很难受,是不是方法错误,没有专门抽出时间去关照他。或许,不是这样,也许只是《世说新语》没有家里的王者农药有吸引力。
我不想追着他这么做,甚至又想告诉他妈,转念一想,这完全是白费力。问题解决者的思路,我甚至觉得有点苍白,因为他就不跟你解决问题。
爱他还是不爱,我又一次问问自己。人的一生非刻骨不足以铭心,失败是必然的。南明是汇聚美好的地方,但也别对黑暗视而不见,故意隐藏。黑暗和挫折才让美好显得更珍贵。
也许,他需要接受“不”,我重视的从来不是一城一池的得与失,而是精神品质,是做事的精神品质。是你有没有兴趣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是你的专注力,而不是对那些垃圾事物念念不忘。
后来,他就直接走了。
爱,还是不爱?我真得应该问问自己。我怎么去爱你?请回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