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主要是针对组织学习与管理而写的书,对于个人而言又有何意义呢!我看这本书后有三点收获。
一、习惯性防卫
工作中出现的扯皮现象,往往都起源于习惯性防卫。以自己的工作中一个小问题为例:电气检修要求试转一台新泵的接线方式,是否倒转问题;自己心里有些害怕试转过程中出现问题而承担责任,要求他们试转泵正反转必须就地进行,不为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负责;检修人员也是害怕承担责任,远方启动就可以,有问题大家一起承担,心中的小九九都盘算的很清楚。双方各执一词,工作中的扯皮、推诿、时间耗费就这样产生了。
面对一个问题,特别是工作时出现纰漏,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不是我的问题,都怪那个谁谁,敌人永远在外部。好多时候应当把你和你的行为、想法分开,别人往往针对的是你的行为或想法。举个生活中的小事,儿子刚四岁,非常爱动、爬高上低的,拿着球那里都敢砸;媳妇又带着一兜鸭蛋回来放在餐桌的下面,我说了句别带鸭蛋回来了,儿子给砸烂了全是麻烦事。引来媳妇的一大堆抱怨:什么工作一点都不支持,以后我再也不卖鸭蛋……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可能就是提醒自己不要习惯性防卫、耐心倾听,别人话语里面的真正意图,改变自己的行为,没有谁会针对你个人,只是要说的是你的行为。
二、反思要与行动、工作相联系
反思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已经发生的事情,通过亮点和不足分析关键原因,总结经验,最终使用行动将那些经验转化成可复用的(支持边际成本递减)的知识组块的过程。不能总是用同一种做事的方法期待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万历十五年》中的申时行为例,那么多首辅要么生前被罢职、要么死后清算,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呢!他采取的方式都不同于前任与后继者的做事方法,以眼前问题着手,没有任何宏大的构想和变革,现实感非常强,一件一件的事情解决,从侧面影响皇帝的行为,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人自己解决问题,是非常高超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不管历史如何对他的评价,但是他生前的待遇远好于大部分首辅大臣,而且死后终明一朝没有人清算。
三、整体的看待问题
五项修炼就是关于心灵转变的过程,将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地看待问题。书中的啤酒实验很值得人思考,生活肯定有许多类似的事情。以我工作中现在的问题为例,设备超期运行,增加不少临时工作量,出错率上升,NOSA安全要求高,人员觉得工作舒适感降低,辞职增多,新员工需要培训,工作效率降低反过来促进工作量增大。割裂地看待每个问题,都觉得不好处理,或者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必须利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处理。
如果缺乏整体看待问题的能力,很容易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解决问题方案,随着时间流失会爆发更大更棘手的问题。
总之,《第五项修炼》给我的收获是改变了看待问题的方式,出现任何问题,不能只是拿着玻璃看待问题,更需要照照镜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想要从过去的经历中有所收获,必须将反思与行动、工作相结合,不能妄想用相同的做事方式得到不同的结果;任何问题都不能割裂地看待,也不用简单的因果关系去分析问题,从整体出发、界定它的边界与影响因素,找到它的驱动力以及它能驱动什么,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附
[ ] 自我超越
[ ] 心智模式
[ ] 共同愿景
[ ] 团队学习
[ ] 系统思考
法则
- 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决方法
- 你越使劲推,系统反弹力越大
- 情况变糟之前会先变好
- 选择容易的办法往往会无功而返
- 疗法可能比疾病更糟糕
- 快就是慢
- 因和果在时空上并不紧密相连
- 微小变革可能产生很大的成果——但最有效的杠杆常常最不易被发现
-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但不是马上
- 把大象切成两半得不到两头小象
- 不去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