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第一次试图了解一下西方哲学史了,以往都以半途而废告终。不是太基础(如《哲学家们都在干什么?》)只记住故事了什么思想都没记住,就是太晦涩(如刘苏里《名家大课》)基本都读不懂,没什么基础根本读不下去。
最近在B站上搜索入门级的哲学史书单,刚好被推荐了这本《西方哲学十五讲》,人大哲学系老师张志伟写的,终于向我打开了哲学的大门。
这本书好在哪里呢?
1.虽然也是以时间为主线,但同一时期不是以哲学家一个一个梳理,好像列清单一样讲每个哲学家的哲学理论,而是以哲学理论为主线,将同样或类似哲学观点的哲学家一起说,不但讲他们各自的观点,还讲相似和不同,讲每种观点的优势和局限,并由局限引发新的不同派系的观点。这样就把这些散落在各处的珠子串起来了,一下子让我有了整体性系统性的认知。
2.每种观点并不单纯罗列理论和专用术语,让人全然摸不到头脑,而是详细解释这些术语背后的词根,以及放在现今的时代如何翻译及理解更合适,一下子就让人摸清楚概念了。
3.虽然也会很形象的举例子,但全然不是为了有趣生搬硬套哲学家们的八卦趣事,总体来说是一本较为严肃的书籍(因为比较入门,不知道算不算学术)。
4.比较客观,不像哲学家写的哲学史那么带有自己主观的哲学见解,对于连通识还没有概念的新手小白非常友好。
好的书籍或知识是可以激发人的。以往在我印象里非常晦涩难懂的哲学,因为这本书变得鲜活起来了。基于上述优点,我总体的感受是:
1.具有逻辑性、关联感、系统性的知识更容易让人接受。
2.通过提问,不断激发读者思考和体验的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
3.跳起来够得着的难度,不会让人畏难而弃,也不会让人觉得太浅而无聊,特别容易吸引人。
这样总结下来,发现教练对话的陪伴支持和激发也是同样的原理。所有促进人成长、增长人智慧的方式,底层逻辑都一样啊。
年近40岁的我,刚刚开始对广袤的世界和博大的人类智慧好奇,虽然有点晚了,但一点也不焦虑。我的好奇被深深的激发了,先一头扑进去再说。但也要时时警醒,扑进去的目的是,活出来。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