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没那么坏”

今天突然被“他其实没那么坏”这句话刺了一下。这些年,我好像总在用这句话给某些人和事“松绑”,也给自己的妥协找台阶。明明那些细碎的伤害真实存在——不是伤天害理的大事,却像钝刀子割人,刀刀不致命,却刀刀都疼。是言语里的敷衍,是行为上的怠慢,是一次次被忽视的感受,是日积月累的消耗。可一句“他其实没那么坏”,就轻飘飘地把这些痛都一笔勾销了。

我开始想,我们到底对身边多少隐形的攻击妥协过?是不是总在无意识中,把与人相处的标准降到了“对方的底线”?明明我们值得被好好对待,值得和“好的人”、“愿意变好的人”交往,为什么要因为“他没那么坏”,就默许那些伤害存在,甚至说服自己“不该苛责”?

或许是时候换个视角看世界了。这个世界好像本就没什么意图要把谁变好或变坏,它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维持着某种宏观的平衡与稳定。但稳定对个体来说,未必是好事。它会冲淡很多细腻的情感,磨平很多鲜活的体验,让日子变得稀松平常,甚至麻木。

可我们来到这世上,难道是为了体验“稳定”吗?如果活着的意义在于体验,那更该去感受丰富的、真实的情感——被尊重的温暖,被在意的踏实,为热爱的事物雀跃,也为值得的人付出。而不是在“没那么坏”的关系里,慢慢熬得油尽灯枯。

“他其实没那么坏”,这句话太容易变成一种自我麻痹的幻觉了。不清醒的时候,它会反过来侵蚀你:让你习惯委屈,淡化疼痛,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但清醒地想想,“不坏”从来不等于“好”,更不等于“可以伤害我”。我们有资格期待更好的关系,有权利对那些“不算坏但足够痛”的人和事说不。

个体的感受,不该被所谓的“平衡”或“对方的底线”绑架。今天想通了这一点,像是解开了多年的枷锁。接下来,要学着尊重自己的感受,不再用“他其实没那么坏”自我安慰,去追求真正舒展的关系和丰富的体验。这或许会带来暂时的“不平衡”,但总比在温水里慢慢失去感知要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理导读: 我不鼓励你去选 B ,但是也不会阻止你放弃 A ,因为那是你的人生。因为,不管你经历多少个ABCDEF...
    bianhao1212阅读 533评论 0 1
  • 飞机上发生了一件事,刚上飞机坐定,以为4,50岁的大姐姐站我旁边跟我讲:“可以跟你换一下座位吗?”她顺势向离我不远...
    一棵老草阅读 500评论 0 0
  • 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发不出来,不让说,文责自负。 故事集:犯罪预防警示录Ⅲ《阴霾》 作者:树潇生 一丨无奶...
    树潇生阅读 222评论 0 3
  • 2022年2月16共学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注释】(此处以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为底本...
    甘棠书院阅读 2,670评论 0 0
  • 分享《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这本书。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内心产生力量的心理学疗法。 很多关于原生家庭的书...
    恒之馨空间阅读 578评论 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