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应试教育的我,其实骨子里非常讨厌命题作文,原因在于命题作文总会出些我不熟悉的题目,搞得我不得不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这次简书主编发布的命题作文却戳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位,我非常乐意参加这个五年计划,不是为了赢得什么奖品,而是在于记录孩子的成长和自我的成熟。人都有惰性,在孩子出生的头半年,我还坚持每天记录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可记着记着也就找各种借口放弃了,转眼孩子都四岁了,每次闲下来的时候,总发觉自己忽略掉了很多孩子成长的细节,所以也会偶尔一时兴起记录几笔,却没有形成习惯。既然日记做不到,那就周记,周记不行,就月记,总要留些许回忆,三言二语也罢,图文并茂也好,都是孩子成长的零星片断,都是作为父亲的一点点感悟,写给自己也留给成人后的孩子阅读。
BM是2013年出生,那时因为工作的原因,和妻分隔两地,所以BM两岁之前的成长,我大部分是缺席的。孩子出生的头两个月,我请假在家帮忙,真真正正全身心投入带孩子中,家里请的阿姨一个劲夸我心细能干,可她哪里知道我这种状态是对妻和小生命的愧疚,希望在家一天能多干点家务,多和孩子呆一会。护理假结束后,我在回去的火车上写下了初为人父的感悟。初为人父,是人生美妙的阶段,没日没夜,累并快乐,各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在心中汹涌澎湃,成长成熟就在给宝贝把屎把尿间不知不觉发生了。初为人父,对儿子的到来从喜不自禁到分别时候的牵肠挂肚。初为人父,对妻子的感情从热恋相依到至亲难舍。初为人父,对父母的心态从只知索取到反哺感恩。初为人父,对生活的态度从辛苦无奈到任重道远。正是有了当父亲的责任和感悟,我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顺利回到妻儿身边,开始体会和孩子朝夕相伴所带来的的喜怒哀乐。
转眼又过去两年,也许总觉得和孩子在一起了,逐渐对自己当好父亲的要求也放松了。不是说自己不尽责,而是有时总以事业为重,忽视了以一个父亲的角度关注孩子在每个阶段的细微变化,并实时研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我们都希望每个孩子一出生就配一个养育的说明手册,到某个年龄段该做什么查阅就好,所以年轻的父母总会买很多育儿宝典,希望照着书养。可现实总会给你泼一大盆冷水,别说现在了,就是孩子小的时候,照着书处理婴儿的基本需求都会发现理论和实际不符。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创造的独一无二的天使,理论具有共性,但孩子的性格、脾气、体质等具有个性,用共性完全代替个性,怎么做好,所以养育孩子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我的感慨就是养孩子真是任重道远。孩子小的时候是劳力为主,麻烦归麻烦,可不累心。但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开始有了社会交往,就得又累心又费力,据说更大的孩子就是斗智和斗勇了。
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望子成龙人之常情,我亦不能落俗。何为教子成功,我认同曾国藩教子理念“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功名富贵,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唯学做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涉。”所以成才与否是后话,那需机缘造化,而现在的我作为父亲要做的就是用心陪伴,在陪伴中,发现自己孩子的个性,正确引导孩子,让其顺其自然成长。我知道自己也不够完美,有时也会贪图安逸,有时也会控制不住情绪,有时也有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忧虑…但这都是一个父亲见证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反思自己,留住回忆,感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