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知识技能的巩固与教学成效的反馈,有效的作业不仅起到巩固新授的作用,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业作为家长了解孩子学校生活的重要窗口,它是学生学习状况的晴雨表,是教师和家长沟通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尺度。
一、存在问题
我们日常布置作业都会存在哪些问题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作业繁多,琐碎重复。
2.忽视差异,缺少分层。
3.形式呆板,内容单调。
4.评价单一,缺少创新
二、作业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该如何布置作业呢?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根据年段特点和学科特点,客观看待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作业效率。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如何设计有效作业?可以遵循以下八个原则:
1.目的明确,精心设计。
2.数量适中,把握尺度。
3.作业分层,体现趣味。
4.常规特色,两者结合。
5.体现自主,点燃热情。
6.及时检查,及时讲评。
7.多种评价,鼓励为主。
8.家校合作,共同督促。
三、各年段的语文作业
下面以语文作业为例,来谈一谈除了常规作业,我们语文家庭作业还有哪些特色?
(一)低段语文作业
低段语文主要说四类作业:动手实践、识字手册、绘画日记、口头日记
1.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动手实践性作业。如用橡皮泥捏姓名,捏大写字母等。这个方法也可适用于英语作业的布置。
2.让孩子设计、制作属于自己的“识字手册”,以拓展和巩固识字。
3.针对低段孩子都喜欢画画这一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绘画作业。这些都是根据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画作。这是课文《秋天的图画》《欢庆》《四个太阳》《小壁虎借尾巴》。这些作业既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孩子完成作业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4.“日记”作业:给孩子自由的选择空间。爱画画的孩子可以通过做绘画作业来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比如写一种小动物,不会写就说,不会说就画,先画再去说。还可以用绘画日记来创编故事。这是孩子创编的《小青蛙卖泥塘》《狮子和公牛》《新乌鸦喝水》。这类作业演变过来就是绘本作业,适用于语数英三科,以前我只知道语文和英语绘本,自从我孩子上小学之后,我发现有很多数学绘本也非常出彩!
5.通过孩子口述来记日记,从而进行口语练习。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口述日记作业,效果很好。日记形式,也适用于数学作业的布置,很多学校还把孩子们的数学日记作为特色作业进行推广。
(二)中段语文作业
到了中段,可以突出三种作业:资料收集作业,口头表达作业和“动手实践+”作业,为什么叫动手实践+作业呢?因为动手实践只是前期的准备,要和其他作业形式组合完成。如“动手实践+练笔”等。
1.“课标”指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要开放性地学习语文,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三年级起,我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把自己的搜集的资料归类整理。很多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一直坚持做这项作业。有的作业短期就可以完成,而有的作业却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有的做得特别好的孩子,还给资料添加了目录,我看完之后都不由得感概:孩子的精彩真是不可低估啊!
2.口语表达作业:每学期一个主题,如三年级上学期的重点是讲故事,下学期的重点是“朗读者”活动,四年级开始口头作文训练等等。
3.“动手实践+”作业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作业:《家乡的特产》《奇妙的石头》《种一片太阳花》《设计城市规划图》……
(三)高段语文作业
高段语文作业更注重学科融合,给孩子建立大语文观,作业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作业布置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孩子。
1、学《脸谱》这一课的作业可以这样布置:
2.六年级《龙的传人》这一单元后的作业是手抄报,可以从有关于龙的成语、龙的诗句、龙的传说故事、龙的歇后语等等方面自主选择,灵活入报。
3.学习之余要让孩子们走入大自然中去观察美,发现美,回家后再创作美。作为老师要有生活情趣,春天布置让孩子们踏青问春的作业,下雪后可以布置玩雪的作业,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4.读书是高段学生完成最多的作业。读书交流是我们反馈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孩子自己主持、自己当评委。交流后,再给自己最喜欢的书做一枚小书签。
5.“动手实践+”作业仍是孩子们的最爱:以“马”为主题的交流,有马的绘画、马的邮票、马的剪纸等等“岁寒三友”的交流会等,学生在这些交流中提升了综合素养,激发了学习语文的热情。
6.高段孩子慢慢可以独当一面,可以尝试布置让他们做一做小老师的作业。放手放孩子自己去备课和讲授,“小老师”讲的知识点孩子们听得更认真,记得更扎实。瞧:有讲文学常识的,有讲修辞手法的。这个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
7.组织孩子们喜欢的课本剧表演,放手让孩子课后排演,集中起来展演。课本剧表演让阅读变得更鲜活。
8.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思维导图作业可以帮助孩子们。这也适用于其他学科。
总之,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家庭作业布置,都应着眼于学生发展,尽量体现“乐”和“趣”,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完成,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完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点燃学习的热情,从而主动学习、有效学习、深度学习!
(作者:高新第二学校 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