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高效的利用时间,是我一直思考并且想做的事情。由于是在公司上班,所以每天我的时间其实是有规律的,早上7点起床,洗漱出门,在上班路上听得到。17点下班,下班路上看书或者听得到。18点半到家。由于家里有宝宝,回到家的时间主要是陪小孩玩耍。然后23点睡觉。看似规律的时间,但是却少了一块,那就是每日反思和放空的时间。如果没有每日的反思,那么我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惯性行事,一些想做的事情就会一直拖着不做。一开始也想放在晚上的在家时间,但是晚上有宝宝在身边难以静下心保持专注,而且晚上我的头脑也不够清醒效率会低很多。所以,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有早起的想法,但是,我是一个从小爱睡懒觉的人。不到最后一秒,我就会赖着不起。加上最近是冬天,早上起床离开被窝简直太难了,所以我虽然闹钟设置6点15分起床,最终都是7点起。
于是,我开始认真反思,重新思考早起:早起的目的是每日反思,回顾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偏离我的目标,并且安排近期的行动计划。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想要自己有所改变实现目标,那么必须早起;早起不能减少总的睡眠时间,那样会影响整个白天的工作效率,得不偿失;早上是我头脑最清晰的时候,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思考,是最高效的。之前我想要早起但是却怎么也起不来,那只是意识层面告诉自己要早起,自己的整个身体其实没有真正认同早起的意义,所以导致身体和思维脱节了。
认真理解早起的目的以及深刻的反思之后,我重新开始行动起来,并且把早起作为一个项目,每日记录早起项目的执行情况,每日复盘。总结出下面几条:1,想要早起,必须考虑它的前置项目,那就是前一天晚上的时间要安排好,及时的早睡。按照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22点15分就要开始入睡,因此在此之前的陪伴家人,洗漱的的时间都要提前安排好,才能确保22点15分能够上床睡觉。之前回到家就没有了时间意识,常常不知不觉就到23点了。然而此刻的状态,都是前面时间的累积。生活是一个整体,需要站在当下向后看总结经验,向前看规划未来。2)睡前可以和自己对话,想象自己每日早起做事而因此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那种画面感,有了这种画面感,自己的身体才会更加认同早起。整个人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
终于,我阶段性实现了早起的目标,已经连续早起12天了,虽然和有些战友比起来这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自己是一个实在的改变。每天早起反思前一天,冥想,扫描身体,思考规划未来。这种感觉很爽,让我保持头脑清醒,心情愉悦。从早起这一件小事,我也又一次意识到保持耐心的重要性。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总会有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出现干扰自己实现目标,这时需要保持耐心,分析真实的原因是什么,一点点的调整自己的行动,实现目标。非常喜欢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的一句话:时间就像一条河流,载着我们顺流而下,遇到现实,需要决策,但是我们无法停留,也无法回避,只能以最好的方式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