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随着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人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患精神疾病的人数已超过心血管病,跃居我国疾病患者的首位,约占20%;据专家预测,21世纪初,精神病所占比例将增加到25%。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且有62.9%的患者在出现抑郁症状后从未就医。
现代人压力来自多方面,生活成本、感情、生活等。减压展砸碗虽好,但生活中不可能一直靠砸碗减压。压力是造成抑郁症发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抑郁问题的不断增多,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应对压力问题,这才能有效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下面就跟着熊猫君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释放自己的压力的,来跟古人学学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减压第一招】出去玩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李涉长时间来一直处于混沌醉梦之中,觉得自己在无端耗费着人生这点有限的时光。
有一天,他忽然发现春天即将过去了,于是便打起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赏风景。
结果,在游览寺院的时候,无意中遇到一位高僧。他与高僧闲聊了许久,觉得真是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
【减压第二招】对酒当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李白《将进酒》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人推荐,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李白又被排挤出京。
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这时,李白与友人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减压第三招】找朋友倾诉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时,应故人邀请到农家做客时写下这首诗。
田家的环境,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又有故人把酒叙旧,面对着窗外的场圃,娓娓谈着桑麻的农事。
主人的款待出自真诚,不仅以这次欢叙为难得,更约定客人来年重阳佳节再来做客,到那时篱菊已开,又另有一番赏心的情趣了。
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的挫折忘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
【减压第四招】学会放下和享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无门关》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这最早是马祖道一提出来的。
慧开禅师说,若没有闲事挂在心头,一年四季各中不同的天气都各有各的好,全是佛性千变万化的游戏,悟道者一概笑而纳之,好好享受即可。
万事皆是如此。
【减压第五招】读书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庆元二年,为避权臣之祸,朱熹与好友来到新城福山的武夷堂讲学。
在此期间,朱熹阅读了大量书籍和书法作品。
有一天,他展开一方书法作品,看到纸上的留白与书法线条相映成趣,飞扬生动。
心中想,这书法作品何以如此清新隽永呢?在于书写者内心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注入吧。
于是写下这首《观书有感》。
【减压第六招】吃东西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惠州一绝》
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
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
在这里,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执着。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东坡先生在赞美岭南风物时,将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各位朋友们,你们最喜欢本文中哪种解压方式呢?你们平时又是如何减压的呢?留言分享给我们吧~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与好友一同分享
你确定不和熊猫君
来熊猫童趣生活馆逛一逛再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