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及感想分享第807天 周五
应该如何养育孩子呢,恒子老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看看恒子老师是怎么说的:
有的父母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或是社会的衡量标准、原因、各种各样。要么在意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干什么,要么在与别人家孩子相比自己家孩子怎么样,这些都是没有正视孩子本身。
我认为,培养孩子没有必要和其他人一样。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想让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学习什么,这些都是次要的。
最关键的是,父母应该真心为孩子的幸福考虑,并付诸行动。这样做,才能将爱传递给孩子。
即使你工作很忙,也要尽可能以某种形式,让孩子感受到:我一直在关心你。如果你这样做了,孩子一定会感受到父母的用心。
即使你不心灵手巧,也没有奇思妙想,但如果有时候,尽量亲自动手做饭,尽量多陪在孩子身边,当他们想找你聊天的时候,认真倾听。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孩子对待,多尝试和他们一起思考,时不时问他们:你会怎么做,你是怎么想的之类的问题。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这样日积月累的。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是真的为自己着想,而不是只停留在形式上的观望。
无论你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时间,为了培养他花费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少看似了不起的事情,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面子或社交,其实很容易被孩子看穿。
说的难听一些,这样抚养孩子,孩子最后还是你的吗?仔细想想,不是孩子拜托我们生下他们,而是我们一厢情愿地把他们生下来。
如果忽视了这个前提,你就无法对孩子投入他真正所需要的关爱,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对于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当老板感叹员工不好好工作,那么请问这个公司是谁的?不给员工调岗位,或者不给员工提供合适的工作条件,这样做到底是为了谁呢?
类似这样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怎么能指望别人加倍努力呢?
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这样最终才能活出自己。
一个人终有长大独立的时候。对孩子来说,大约在中学阶段进入青春期,然后逐渐与父母分离,直到20岁左右开始自立。
对于孩子,父母该管教的时候,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孩子才会安心成长,直至独立生活。
可是,很多父母总是不放心孩子,方方面面都要掌控孩子;有的父母总是试图让孩子对自己严轻骑重;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结婚后,还想插手孩子的生活。
公司也是如此对员工进行压迫或者无微不至的指导,都会使员工疲惫不堪。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就要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分离出来。
当孩子成人后,父母和孩子的人生就要完全分离。父母如果有这样的意识,就能顺利地处理孩子的分离,让他不独立。
也许有人对此会有疑问,和孩子完全分离,自己会感到非常孤寂。
要知道,既然是亲子关系,你们之间的纽带,就永远不会断开。在我看来,这样的纽带就算桥梁。父母和孩子的人生年龄虽然驶向不同的方向,由于桥梁的存在,你们可以随时往来。
还是怎么样,是不是健康,是不是一切顺利?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偶尔通过乔去看一看。
不过,敲敲门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怎么样,孩子既然开启了自己的人生,父母就不要贸然闯入。
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亲子关系基本不会出现什么烦恼。
相反,如果父母毫无顾忌地闯入已经成人的孩子的世界,各种矛盾就会产生。婆媳问题,尤其要注意。
我虽然和长子住住在同一小区的不同单元,但除了周末,我们平时几乎没有什么往来。只有周日,大家才会聚在一起吃饭,七时间,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我也不去他们家里。长期以来我一直是早上出去工作,晚上回来独自一个人生活。
在儿子结婚的时候,我就想好把儿子交给他的妻子。儿媳妇不仅烧得一手好饭菜,家务活也干得很好,把五个孩子也照顾的非常周到。没有比这更难得的了。我还要奢求什么呢?
如果他们邀请我过去吃饭,我会说你好,谢谢!以表示打扰。如果他们没有邀请我吃饭,蛋糕做好的饭菜送过来,我从心底里非常感激,对他们说:谢谢!
我不敢肯定我的做法是不妥当,但我充分的意识到:孩子的人生你自己的人生的轨迹已经完全分离。我们之间依靠一座桥梁沟通关系,而且不能频繁登上这座桥。
因此,我会在自己的生活、事业以及兴趣中寻求充实感,而不是闯入已经成家立业的孩子家中指手画脚,我认为,这才是让自己快乐的源泉。
感想:恒子老师的独立以及与儿女的界限感体现了恒子老师的智慧。距离产生美,不轻易打扰而你的生活,对儿女的孝顺表示感谢,不认为儿女对自己有很多的责任,也不怕自己的充实感建立在对儿女生活的打扰中,而是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寻找乐趣,这样,定位和儿女的关系,就不可能出现问题!
最近,女儿生宝宝身体不适,前期常常需要我们陪伴,我们不顾时差的不便,尽量通过视频守护在女儿的身边,对需要帮助的女儿给了很多的安慰。
最近女儿的身体逐渐恢复,不再频繁的找我们,我们也安安心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只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联系!
即使跟自己的孩子,也要有距离、有界限,有尊重,这样才能让关系更和谐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