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日更第十七天天】听无戒老师的诊断课,真是收获太多,也解决了我许多疑惑。
有同学问到,“故事如何虚构?不会虚构,好像写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怎么办?”
这也是我的一个困惑,我也一直认为自己不适合写小说,写故事,脑子不是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
无戒老师针对这个问题说,自己开始写的时候,塑造人物也会常常塑造一个与自己相近的人物。这部小说是这样,那下部小说就塑造一个与上个不一样的人物形象,可以是同事,可以是同学,可以是群友似的人物,总之就不是你自己的形象。那虚构的人物形象就出来了。
至于如何虚构故事,可以写听来的八卦,可以写别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总之,要写的故事情节一定要发生在别人身上。而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三流作家写故事,二流作家写场景,一流作家写意识。
解决的第二个困惑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
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不适合写故事,不会细致的描写,叙事。认为自己适合写观点文,因为原来上学时练习的议论文特多,轻车熟路。但连续写了几篇观点文都不如意,都被拒稿,于是就很迷茫,不知道到底适合什么方向。
还认为自己适合写书评影评,也练过,但都没有精心去写,去学。都没有取得任何成绩。
无戒老师的问诊,还是给了我很多启示:既然自己不知道适合写什么,那就什么都写写试试看,写一段时间看看到底适合什么。
如果真的发现自己适合写什么,那就专注一点,继续写下去,一直把这个方向的文章写好再说。贪多嚼不烂。
解决的第三个困惑,就是我多次投稿都不中,是不是我写的不行,该怎么办?
前几天我自认为写的挺不错的一篇文章,《政协委员提出取消英语的主课地位,这一建议,科学、合理、公平,是大势所趋》投稿被拒。我知道投稿被拒的原因肯定是我写的不够好,排版不够好。当然也可能与平台要求的调性不符。
被拒怎么办?当然要继续写下去,继续练,多投稿。被拒的稿子发到我的简书和头条号上。辛辛苦苦写的东西,而且包含自己观点的东西,不应该被隐藏,要让它的价值最大化。
以上就是从诊断中获得的收获。
从老师对其他学员的诊断中,我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什么爱好写作很多年,统统没有用。听课过程中,连续写了好几个“望尘莫及”。
老大这位大咖就不说了,问问题的学友我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了。真的,她们问的那么多问题,我都不知道问什么,满脑子都是疑惑,困惑,就是写不好,好像答案就该好好写才是,不知道该问什么。
更害怕问的是大家认为不该问的,幼稚的问题。可能问的的确就是幼稚的问题。所以不敢问,不会问。
写作路上我还没有开始,姑且练习日更吧。看到那么多的大咖,而且他们也都写了很多年,我虽然曾经很早开始过,但都是间歇性,没有连续性。如今加入第一个学习群,不奢望自己短期内有多大进步,还是练习好日更,练好语言,争取写出自己的一方寸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