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扑克》一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看到一半时知道是一位父亲为了寻找丢失的儿子,心不禁被牵着走,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最后是否能父子相认,于是一口气阅读完。
《扑克》说的是酒店里的免费扑克上印有丢失儿童的信息,刚好被一位记者看到了,而那位记者就是一张扑克牌上的那个小男孩,十九年过去了,那位父亲却从未放弃过。为了找儿子,坐了14年牢,曾经越过狱,一出狱便去找儿子。
我着实被这个父亲感动了,为了找寻丢失的儿子韦三虎,利用身边一切可能的方式,先是疯狂的找寻无果后,理智地学会分析,最后在孩子七岁的时候追查找到最初孩子被拐到的家庭。但那个家庭也在找孩子,孩子恰好在一个月前刚刚离家出走了。孩子是想去找回自己的亲生父母,但孩子还是太小,以前家长并没有教会孩子你住哪里?父母的姓名联系方式,而且对于1986年那段时间来说,没有电话,确实不方便。韦三虎只知道自己的家在很高的山上,没有方向感,彻底变成了流浪。后来被一对好心的夫妻收养了,养父母还是那个地方的首富,孩子的人生从此一片光明。可怜的韦三虎的父亲,因为是带着人贩子一起去找孩子,最后知道孩子又丢了不知道去哪里找,苦闷喝了酒,人贩子想趁机偷完他父亲身上的钱跑回家,被发现后人贩子用绳子勒住他父亲的脖子,后来自卫反抗中人贩子不小心被勒死了。于是他父亲赶紧跑去自首,但等待他的是10年有期徒刑。
在服刑期间,他一直惦记着寻找儿子,所以一直在策划着越狱,直到第九年才有机会。一出来就往外跑去找儿子,那时推算儿子应该是上高中了,于是他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去求老师校长让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作文《我的家》。后来很多老师感动了同意了,学校的每一篇作文他都会很仔细的阅读。可惜没有等到儿子,又被派出所抓回去加了五年牢。
或许是没有缘分,韦三虎也写过那样的作文,并且老师觉得信息很吻合,于是把文章推荐发表在作文本上,希望孩子的父亲能够看到,因为当时的条件比较落后,手机还没有普及。可惜孩子的父亲在监狱没有机会看到,再次错过了相认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