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ould die for you, but I couldn't and wouldn't live for you."
真的爱死作者写作的这种调调了,看的时候一直觉得好激动啊,不是因为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因为主人公那种纯粹至死的性格,这本书真的有让我通宵读完的冲动,尽管每一步情节发展都和猜想的一样。任何对剧情的概述和对人物的分析,一落笔,就弱掉了的感觉。对这样的小说,不分析、不揣度、不解释。
1. 里面的人物我全部都喜欢。
里面的人物,每一个都绝对写出了作者想写的那一类人的极致,不知道怎么更具体的表达,读过的人会懂我的意思。
以里面的Peter Keating 为例:
我很可以理解Peter这一类人。
有多少人就是这样拧巴的活着:自己喜欢的不敢追求,自己获得的不敢相信。活在别人的期望与标准之下,永远无法落地,无法满足。
仿佛任何一个阿猫阿狗的意见都能左右你似的:
靠别人的赞赏续命,但又续不了多久,永远在追寻外界的肯定;
一有否定的声音,就全面否定自己,因为从内心对自己就是否定的。
当Peter面对Catherine时,心理的描写怎么那么到位啊!到底要多通透才会写出这种东西啊!在爱情和事业抉择时,那种矛盾却又不自觉的被推着走的半无奈半期待的感受。
Catherine 是他对真实自我的渴望,和Catherine在一起时,他完全不同,或许那才是真实的他,可是他又没有勇气去追求。
2. 写出了与知己与爱人相处的终极模式。
作者说,她并非借助小说来传递自己的哲学理念。
真的觉得只有对生命理解到极致的人才能写出这种小说,所思所为都如此的极致。 不浪费自己,也不消耗别人,男主对知己如此,对爱人也是如此。
这样用尽力气去爱、去活,真的让人觉得好可怕,"It is profane to love too much。"
一边读一边在心里偷偷对作者说:你知道的实在太多了......
里面的人觉得男主狂妄自大,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事故圆滑成熟,以复杂的心理去揣度最简单的思维和语言。
心虚的人读出了狂妄,进而恐惧,进而打压。
3. 这是一本我不怕和任何人发生争执的书。
读书久了,早就习惯了求同存异。视角不同,不必强融。
但这本书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我不认同觉得这本书中二的说法。喜欢这本书也并不是因为自己中二,我在中二的时候都不中二,没道理在这个年纪中二。
懂得的自然会懂,不解释。
4. 又理想化,又接地气。
理想化在于:非写实,用极致纯粹在写书。
读的时候不自觉的希望男主成功,但又觉得,面对这样一本书,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任何世俗的想法,对这本书都是一种亵渎。
接地气在于:女主是绝世美女,结局也是大团圆结局。
就喜欢这样分裂的小说。
“To ask nothing. To expect nothing. To depend on nothing."
无物可求。无望可待。无所傍依。
“He does not exist for any other man and he asks no other man to exist for him.”
他不为别人而活,也不会要求别人为他而活。
(喜欢请转发评论,谢谢~)
一起来读更多中英文小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