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映水寒,孤舟独客渡长滩。
河中鬼灯谁敢问?红衣影处是前缘。
江南有一条名唤“迷魂河”的古老水道,因河水湍急、薄雾终年不散而闻名。然而它最骇人的传闻,是夜半时分,有人曾见到河面上漂浮着一盏盏幽绿的鬼灯,而船夫若是被引入灯影深处,便再也无法回来。
这一晚,行脚商人杜书航雇了一艘渡船,为了赶路而决定夜渡迷魂河。他虽听闻过鬼灯传说,却不以为意,只将它当作乡野村夫的恐吓之辞。船夫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面容枯槁,沉默寡言。
杜书航带着满船的货物上了船,见老船夫面无表情,便打趣道:“老人家,莫不是怕了那河中鬼灯?”
船夫抬起眼皮,冷冷回道:“做这行久了,见得多了,哪有怕的道理。”语气虽硬,却流露一丝心虚,仿佛有什么隐情。
船缓缓驶离岸边,雾气渐浓,四周变得寂静无声,只有船桨搅动河水的声音回荡在耳边。杜书航靠着货物打盹,忽然听到船夫低声咒骂了一句。他睁开眼,发现船前方竟然飘起了一点幽幽绿光,正缓缓靠近。
“那是什么?”杜书航皱眉问道。
船夫神色大变,厉声喝道:“闭嘴!不要盯着看!”他说完,立刻将头低下,不再言语。
杜书航却是个好奇心重的人,偏不信邪。他盯着那绿光看了片刻,隐约觉得光中有一道身影,似乎是一名穿红衣的女子,正在河面上缓缓飘动。她的面容模糊不清,却有一股诡异的吸引力,令人无法移开目光。
“老头子,你看,那是人还是鬼?”杜书航忍不住开口。
船夫猛地抬起头,怒斥道:“你找死不成?立刻背过身去,莫要再盯着!”
杜书航心中有些发怵,但嘴上仍不服软:“不过是些虚妄之物,何必如此大惊小怪。”
话音刚落,那红衣女子竟转过身来,露出一张惨白如纸的脸庞,嘴角挂着一抹诡异的笑容。她一步步“走”到船边,轻声说道:“郎君,可愿载奴家一程?”
杜书航吓得浑身僵硬,连忙摇头:“不、不敢……”
女子却伸出纤细的手,轻轻按在船沿上。顿时,船体剧烈摇晃起来,仿佛被无形的巨浪冲击。船夫大喊:“不好!她来了!快把铜钱丢进水里!”
杜书航慌乱中翻找衣袋,掏出几枚铜钱,用力丢向河中。然而那红衣女子毫不在意,依旧缓缓靠近,眼中满是怨毒之色。
就在这时,河中突然响起一阵钟声,低沉悠长,仿佛来自极远之处。红衣女子的身影顿了顿,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随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不见。
船夫喘着粗气,喃喃道:“谢天谢地……这钟声救了我们。”
杜书航惊魂未定,问道:“那是什么钟声?”
船夫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每次鬼灯出现,总有这钟声响起。有人说是河神显灵,有人说是寺庙超度,不管如何,咱们算是捡回一条命。”
船继续前行,渐渐靠近河岸。杜书航下了船,回头看那迷魂河,发现雾气中仍有几盏绿光若隐若现。他再不敢多看,匆匆离开。
从那以后,杜书航逢人便劝,不要夜渡迷魂河。但他始终无法忘记那红衣女子的笑容,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怨恨和悲哀。而迷魂河的传说,也依旧在夜风中回荡,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