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烦躁,恶补了岳麓书社出版的《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看书对缓解心情确有帮助,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一下子就会被文字带入其中,不知不觉忘却了烦恼。
所谓的烦恼无外乎身边人得罪了自己。各种得罪,各种不如意,便会勾起无明的怒火。刚看过《黄帝内经》,知道怒火伤肝,肝属木。夏属火,前些天刚过了立夏,夏天来临,火气盛,容不易一把火将木烧了,使不得!
中国人讲阴阳五行,五行相生相克,自有其中的奥秘和道理。但仅凭夏火烧木一说来给自己找肝火盛的原因,恐怕只是一托词。这几天看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其中有一句话很有道理:“真理不会是片面的。”
天地之间,阴阳为本,五行、八卦乃推演、诠释天地运作的方法论。但方法论总归只是方法论,无法涵盖世间所有一切。方法论也有失灵的时候,或者说不能绝对化。片面的看待问题,只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或者自以为找到问题的答案,企图用偶得的规律和结论作为下次的行动标准,此乃大谬也!况且世界之大,宇宙之辽阔,宏观、微观之间的相互影响、纵横交织,导致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还是佛家的“无常”好,“无常”才可能是真相的本质。
绕了个大弯,无非想给自己的无名之火找点理由,可最终发现,这发端于阴阳,运行在五行八卦中的“火”,终归也是“无常”。
无常者,变化也。世间万物皆无常,火气也是无常。来时来,走时走,不管它便是。可说走就走,似乎说不过去,毕竟这两天的火不能白发,凭什么?
正如准哥说的,老子为你买房买车买绿卡,掏钱之余还要掏心掏肺,老子累死累活为哪般,还不是为了......
打住!
我知道,不是为了谁,都是为了自己。
我还算是个明白人,所谓的为了家人,为了这个为了那个,无不是为了自己。至少是为了让别人认可自己的付出,进而让别人来迎合自己。别人不迎合,自己就很不爽。
道理我明白!但还是忍不住发火,甚至愤怒!怒其不争,怒其愚痴,怒其不懂事,怒其制造事端,怒其累及别人......想到这里,觉得还是有发火的必要,怒气不泄,憋坏自己。
好在自己有调节的方法——看书,要么写写字,抄抄经。看书好,起码让我多了很多解决问题的途径,重要的是能让自己学会反思。一如老林昨日所说,“原来我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错的。”这是他在听完《樊登读书会》的演讲发表的感慨。以老林如此有主见之人尚能谦虚检讨,我若任那脾气发作,不识自省,岂不愧对“读书”二字?
老林曾发表过一句名言:家庭不是争论对错的地方。尽管我不确定这句名言是他自己总结的,还是从“鸡汤”中学来的,但我还是非常认可。唯独不认可的是,这句名言从来都是拿来教训我的,仿佛只有我才适用这句名言,而争论的对方则不适用。
没办法,束手就擒吧,看书。书中说了胡适的一个故事:
胡适是那个时代的“新君子”,却背负着一个旧婚约,也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本可以像鲁迅那样,将糟糠之妻丢在家中,然后堂而皇之的寻找自己的真爱。在那个年代,即使胡适这样做了,不但不会遭致非议,反而会认为他是冲破旧社会枷锁的楷模。但胡适并没有这样做,还义不容辞地履行了婚约,终其一生不再二娶。时人评价他是真正的“胡圣人”,说他为此做出了重大的牺牲。胡适说他生平所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比这件事更占便宜的了,哪来什么牺牲?他说:
“当初我并不曾准备什么牺牲,我不过心里不忍伤几个人的心罢了。假如我当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的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其实我家庭里并没有什么太过不去的地方,这已是占便宜了。最占便宜的,是社会上对于此事的过分赞许。这种精神上的反应,真是意外的便宜。我是不怕人骂的,我也不曾求人赞许。我不过行吾心之所安罢了。”
短短几句话,我反复读了多次。
火泄了,也消了。
为了什么?为了所付出的,所牺牲的?为了赞许,为了认可?其实自己才是占了最大的便宜!
这个大便宜就是自己久久寻之不得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