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世上有因果,有轮回,有罪孽,有功德。我说我有知识,有坚持,有勇气,有毅力。但是佛说知道你有这么多的东西,所以世间才有苦难,有情欲,有妄念嗔痴,有万丈深渊。我们所承受的一切都是所谓的业力,这种在物理意义上并没有被定义的力,却成为了宗教里最深刻的哲学。业是什么是,印度教说这是一种行为,而业力呢,则是行为产生的作用于实施者自身的一种反馈。我认为业是苦难,是我们自生下来便带着的负担,性本善本恶,不置可否,善举以无形而明意,恶行假嗔痴而失德。业之一途,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够真实的存在于山间人间,万物如由心而生,那么心之迷途,万物自然肆生杂念;万物如由实而聚,那么人之如何,万物也磐石不动了吧。
圣人的存在只是自然法则的彰显,罪孽的存在只是让人们灵魂的放纵变得似乎更加心安理得。天主教中提到了七宗原罪,这便是人性黑暗的一面。所谓沉沦,便是我们在人性的染缸里变得污浊不堪,忘却了生命降临的意义,和着泥水与尘埃,生于青莲,葬于污泥。借用余秋雨的一句话“为什么把择定终身的职责交给半懂不懂的年岁,为什么把成熟的眼光延误地出现在早已收获过的荒原”,这半懂不懂的年岁里,我看不到阳光撒下过的荒原。说着说着天都黑了,可那远处看到的点点星火,又是怎样的一片光明呢。看不见世界的人,心都已经死了,那漂浮着众生的河流里沉沦着他们悲戚的灵魂,河畔香烛的烟火,喃喃的诵经人,不知为何不发一言地呆立着。活在黑暗里的生物不仅仅是曾经我们所知的那些种种,还有不少的人类。他们有一双在黑暗中思考的眼睛,一个在微光中挣扎的大脑,两只在身前快速翻飞的手,一身适应了时差的内分泌器官。黑暗中仿佛是堕落者的世界,不远的前方也是如你身后般的黑暗,找不到出去的角落,无头苍蝇似地毫无追求。
我不知道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定义,但是在这个纯粹的年华里不应该全是我们故意看见的丑恶。本是一个难以以偏概全的花花世界,却被此时我们龌蹉狭隘的眼界局限于卑微的一角。貌似整个世界就只是我们认为的那样,再加上我们自以为是的思考,或许有时你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但是更多的是自己带给自己的偏执,不相信世界,不相信社会,不相信人心。人之初性本善,为何偏偏没提及我们所处的这个年华呢。因为此时十八九岁的心正在囫囵中转变,自以为有了些许的人生经历,可以与周遭的人分享自己数不尽的欢欣喜悦,痛哭流涕,可以很骄傲地说出自己的那年的不羁,当年的叛逆。这是你认为的成长吗?我觉得不是,成长是认清自己而不是自以为认清现实。我们都说着现实很残酷,都知道大多数的梦想都不是现实的对手,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成长的含义不是认清楚现实,而是我们学会去接受现实。
网传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一些父辈带给一些我们同辈人的生活条件,是我们更多人不能企及的。用上望尘莫及一词也并不显得突兀,是的,在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潮流中伴随的是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缺陷的道德价值标准,是金钱至上的唯心主义。我在此并不是抨击我们的发展措施与政府施政方针,而是阐述一个事实,虽然新闻媒体一直在试图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好是在现任政府的伟大领导下而实现的腾飞。但是一向喜欢追根究底的年轻人却能够在一些神奇的地方找到支持自己思想的怪异言论,之所以称之为怪异,并不是说真的在我们年轻人中显得格格不入,而是在大多数的成年人中显得新奇。成年人是一个巨大的统称,包含着许多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成功人士,被生活压完了腰的中庸人士,完全不被生活所左右愚弄的失败者。在这个圣人不出的年代,看清楚生活是什么比看透生死还难;在这个没有信仰的年代,找到毕生的追求比找到珍禽异兽还难;在这个熟人逐渐陌生的年代,找到不会害你的人(除家人外)比找到值得我们赞许的人还难。
我想叙述的故事,是不在教条里的自由,不在社会框架中的坦率。或许一味的无病呻吟加剧了我的痛苦感触,但我多想写出自己的文字啊。明吕坤说:“三折肱而成良医,吾乃九折肱!”。这个刀山火海般的世界让我一次次面对着挫折与失败,而正是这些曾经的败笔让我九折肱,让我敢于反省,学会了思考。在一步步的沉沦中,不见了童真童趣,却让我更加直接地面对着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