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罢,呆坐于书桌前,近一个月来积压于心的事物已然暂时置之九霄云外。忽而一个念头从脑中闪过:已许久未写日记了。于是赶紧找出藏在角落里的日记本,拍了拍积灰,翻到最近的一篇日记,那是8月3日夜里11点12分匆匆写下的,此后便再没记录下内心的只言片语。如同与一位多年交心的老友中断了联系,却又在不经意间相遇,那种无以言状的感觉顷刻间涌上心头。
日记本的保存不太完整,之前很多页已经撕毁,至于缘由连我自己也不得而知。保存完好的最早一篇便是2013年11月5日写的游记《石栏桥上时翘首,应傍清虚忆帝都》,此后又陆续写了《星拱紫垣岩宿卫,天临华盖肃行旌》《雪里瑶华岛,云端白玉京》和《牝鸡司晨足才致,蛾眉文墨争婵娟》三篇游记,这四篇日记珍藏了我用双脚丈量北京的点滴以及各种感悟。时至今日再看,虽觉当年的自己年轻懵懂、不谙世事,但这字里行间却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不带功利波澜的北京。
之后的日记便鲜有完整的旅游行程记录,因此更偏向内心独白。叔本华说过,“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现如今的我们每天都需要准备多重面具生活,面对上司戴一套,面对客户戴一套,面对同事戴一套,面对朋友戴一套,面对家人戴一套……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我们才能将沉重的面具一层层撕掉,让自己喘口气,让自己的脸上能真正自由写满内心的表情。或许渐渐地,我们会变成自己不认识的那个人,这也是我最不愿看到的,这也是我选择继续写日记的原因。
雨是个神奇的存在,雨水的冲刷使得拥挤喧闹的田子坊回归了弄堂往日的宁静,这或许就是大自然给予现代都市片刻独处的特殊馈赠吧。或许城市也和你我一样,需要片刻宁静来回归自我,找回属于自己的本来面目。
前往上海前的我是满怀憧憬的,但当我背着背包站在魔都大地上的那一刻,无数的恐惧又涌上了心头。这是一座充满迷之魅力的城市,这是我一心向往的目的地,可这真的是能让我顺利扎根的热土吗?看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多少人最终留下,又有多少人终将离去呢?由于工作需要,我必须在6点20分准时出门,并经常工作至凌晨一两点,忙得不可开交的时段里经常关掉电脑倒头就睡,现在想想这样可不大好,若是未能在上海留下多几篇日记,日后回忆起来定会懊恼不已,所以从今日起写日记的习惯定是要恢复了。
从红极一时的人人网,到经久不衰的QQ空间,再到新浪博客、豆瓣,最后是现在的简书,不论自己转战哪一个平台,我始终相信写日记都是绕不过的话题。也许我们都会有过因为经历某些变故而删除曾经的日记,但殊不知那也是我们在那一个特定时段真真切切的感受啊!
但愿日记里任何一段记忆都不会被抹去,因为每次相遇都值得用心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