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和我们一起探讨哪些是有用知识?哪些是无用知识?作为教师,思考这一点的确很重要。我们是否陷入了只为了应付考试的圈?我们应该立足知识的运用上。书中说,每一个单元结尾,都有一个让学生运用的活动,很多老师会忽略掉这个重要的环节。本书告诉我们,为了预防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教学的中间环节或者更早的环节教学生运用知识,这的确很重要。我记得在我的教学中,以前教学时间紧,就忽略了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音标教学,以为之前教过,但是,学生是在反反复复的一次又一次的遗忘和再强化中才能更好地掌握音标的,在这一届学生,我就更加注意到这一点。
我们不能只着眼一个单元,要能跳出单元的框,把知识融合起来,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全貌。通常,我们的每一课教学中,学生要达成的目标中,有部分是书中忽略了,老师如果不强调,学生就无法运用。比如,我们在教学天气这一课,经常忽略对season这个单词的反复操练。学生不会读这个单词是常有的,学生不懂得"一年有四个季节。"这个句子怎么说也是常有的。这就要求我们灵活地教,才能促进学生的活学活用。我们在教某一课时,要立足一个单元的整合,我们在教学这一个学期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看到下学期的会学什么。眼光看远,学生就更懂得如何去学。
本书非常强调知识的运用,我也是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习总书记在2017年的发言中强调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节目络绎不绝地开展起来。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出高的分数,教育是为了育人,为了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教育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教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发现美,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