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
2017年元月1日,我一个人去爬狮脑山。
我想登在最高处,把心底美好的愿景在那山顶上对着初升的太阳诉说。
碰见一个熟人问我:一个人吗?
又碰见一个朋友问我:一个人吗?
远在德国的孩子也问我:一个人吗?
嗯,是。就我一个人。
就我一个人爬山,去山顶迎接新年的第一缕朝阳。
奇怪吗?
我觉得很正常,这就是我,一个特别注重仪式感的我。
我每年年初必制定计划,年末必做总结。
我每年结婚纪念日,必须要照一张全家照片。
我每隔12年必拍一套个人写真集。
家人每年过生日,我必会为家人庆生。
八月十五我一定会摆一桌丰盛的水果供月亮。
就算是我自己一个人喝茶也要全套。
……
起初老公认为我矫情,孩子会觉得妈妈是个多事的人,朋友会觉得我太浪漫不实际,甚至有人会认为我是一个闲得无聊没事找事的人。
而事实上我只是一个在生活中需要仪式感的人。
这跟矫情无关,而是关于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敏感,乃至有时候它是一种结束,也是一种开始。
《小王子》书中,有一段关于仪式感的对话。
小王子在驯养狐狸后的第二天又去看望它。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狐狸说,“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
这段对话深刻的描述出我认为仪式感给我带来的感觉:“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
我是一个喜欢有仪式感生活的人。
这种仪式感的生活会使我在平淡的日子里有很多温馨的记忆。
这种仪式感的生活会使我时常看见生活中的美好。
这种仪式感的生活让我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把哪些事情归零,又该在什么时候把哪些事情重新拾起。
这种仪式感的生活也让我体验到了对时间的敬畏之心。
这种仪式感的生活也让我知道了我们需要慢下来多倾听内心的声音。
这仪式感的生活让我的生活活色生香。
在仪式感这件事上,很多古代人比我们讲究的多:抚琴需先焚香,喝茶更是过程繁复却自得其乐,好像不做足全套功夫,琴就弹不好茶就喝不香。
再比如古代的成年礼,你能说得清楚在举行成年礼的时候,那个人到底是成年了,还是没成年吗?
但经过一场繁琐至极的男子加冠礼与女子及笄礼,他们所有的宗族亲朋,就此真正认同他们进入了成年人的世界,不唤名只唤字,以示礼遇。
整套成年礼背后,传达的是宗族社会对一个成年人身份的认同和期许,而这种认同和期许,也会让本人对自己当前持有的身份更有责任心。
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有仪式感的日子,时间,时刻,那么我们的出生、我们的相爱、我们的繁殖、我们的死亡——于不知几亿亿的宇宙光河,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我们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成不变,犹如一潭死水,毫无鲜活可言,那样的生活真是无趣。
所以我喜欢有仪式感的生活。
有时即便做不到如此周到,至少也可以让生活慢一点,庄严一点,颜色也就会多一点。
请慢下脚步,给它加入一点仪式感,这如同是在咖啡里加了一点糖,回味无穷,美妙非常。
- THE END -
~~~~~~~~~~~~~~~~~~~
原创 | 丛心语
图 | 丛心语
你也愿意过有仪式感的生活吗?
或者你有什么好的生活方式。
留言分享噢,
越分享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