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泽有个“辣椒王”
——王金台和辣椒的故事
“鸡泽有个辣椒王,天下红的辣酱美名扬!”在中国辣椒之乡——鸡泽县,王金台被乡亲们赞誉为“辣椒王”,不仅是因为他的“好吃不上火”辣酱全国驰名,被誉为辣酱界的“加多宝”,他的天下红公司辣椒精深加工标准成为河北乃至北方的行业标准;更是因为他有“王”的精神,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鸡泽人,他想的是鸡泽辣椒美名扬天下,念的是鸡泽群众靠辣椒发家致富,图的是鸡泽辣椒产业链条更长更远……
如今从辣椒精深加工到制定绿色辣椒行业标准,60多岁的王金台更是谋得一盘很大很大的棋:辣椒从翻耕、施肥、秧苗、种植、生产、营销全部绿色化、数据化,在不久的将来,在全国推广“鸡泽辣椒”的绿色种植行业标准……正如该县县长侯有民所讲:“我希望县里能多出些像王金台这样的‘辣椒王’,积极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把鸡泽辣椒产业向深里做向高端做,也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完善我县创建全国绿色农业特产示范基地县平台,以全县绿色农产品起飞带动全县经济的腾飞!”
最爱“绕指柔”,他迷上了辣椒行当
鸡泽辣椒又名“羊角椒”,光滑、细长,尖上带钩,形若羊角,辣椒素和维生素C含量居全国辣制品之冠。“从我记事儿起,村里面家家户户种辣椒,祖祖辈辈口耳相传,咱县辣椒明朝时候就是贡品进了御膳房。”祖籍鸡泽县王青村的王金台对全县种植辣椒的传统深有体会,在鸡泽,辣椒不仅是调味佳品,更是改善群众经济条件的重要作物。“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靠2分自留地种辣椒卖点钱接济生活。”
“我的父亲是村里种辣椒的‘行家把式儿’,父亲那一套套的‘辣椒经’一直影响我到现在。”家庭的言传身教和父老乡亲的耳濡目染,王金台从小就深知辣椒是鸡泽人的骄傲。
1976年,高中毕业后王金台在村里搞起了辣椒销售。“我买两麻袋辣椒,骑上自行车一路蹬到山东临清卖给酱菜厂,一车能卖50多元钱,比当时县里干部每月工资还要高。”1980年,鸡泽县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王金台家里分了9亩地,其中辣椒就种了5亩。“每亩能卖800多元钱,5亩辣椒丰收,能盖5间大瓦房。”说起36年前的事,王金台依然记忆犹新,他十分感恩小辣椒带来的好收益。小辣椒能换钱,吸引了许多农户种植,当年全县辣椒种植面积突破了3万亩。
王金台参加工作后,在该县风正乡供销社负责收购辣椒,也就在那个时候,他进一步认识了鸡泽辣椒的独特品质。“鸡泽辣椒是有名的‘绕指柔’,”王金台说,“椒干可以在手指上绕一圈不断,只有正宗的鸡泽辣椒才能做到‘绕指柔’。”
多年和辣椒打交道的经历,让王金台深深爱上了这红艳艳的“绕指柔”,他心里暗下决心:将鸡泽羊角椒推向全国,让更多人喜爱鸡泽的“绕指柔”。
1982年,王金台调到县供销社专职跑销售,一天5角钱生活补助,早晚两个烧饼或一碗米饭,在绿皮火车上一路站到终点是经常的事。就这样,鸡泽辣椒被推广到了全国各地,特别是四川的榨菜行业。“别的辣椒用在榨菜里,清水一冲就掉色;鸡泽辣椒冲掉了皮,红红的颜色渗透到榨菜里,冲也冲不掉。”说起鸡泽辣椒的好,王金台难掩自豪之情。
当时,不仅是县里国营企业推销辣椒,一些个体户也跃跃欲试,辣椒俨然已成为鸡泽老百姓致富的“金疙瘩”,他们当中很多人成为今天活跃在鸡泽辣椒市场的企业家和能人。
“温柔的辣”和“不上火”拳头产品打出个“辣椒王”
“我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甚至很坎坷。”王金台说。1982年至1986年,当王金台天南地北推销椒干和辣椒粉劲头儿正足时,辣椒酱制品在南方开始火热,辣椒干市场极度萎缩。“看着成堆成堆的辣椒干和辣椒粉卖不出去,愁得整夜整夜合不了眼,那是我第一次感到‘市场’两个字的厉害。”王金台现在说起还心有余悸。针对辣椒滞销的情况,县里组建了辣椒总公司,将全供销系统的辣椒能人集中起来想办法,王金台担任业务股长。
生产销售必须紧跟市场,随时要摸着市场的脉搏。王金台卯足劲,靠着一股拼命三郎的劲头,彻夜不眠研究鸡泽辣椒系列制品。经过努力,辣椒换代新品问世——鲜椒磨碎加盐,装池后发酵,这种辣椒酱口感好于辣椒粉加水的传统辣椒酱,受到市场欢迎。
令王金台没想到的是,产品运到广州出了状况。当地经销商打开包装袋一看,辣椒酱上漂着一层油,认为是鸡泽辣椒酱掺加了价格便宜的棕榈油。“如果当时我把三大卡车的辣椒酱拉回来亏多少钱不说,鸡泽辣椒的信誉会受损,从此南方企业的大门将对我们关闭。不行,我要用事实说话。”王金台四处打电话,终于联系上广州市经贸局食品检验中心。经过严格检验,该中心检验认定漂浮物不是棕榈油,而是纯正的辣椒油。检验结果一出,轰动了广州食品界:鸡泽辣椒经过简单的加工,居然能出这么多的辣椒油!随后,鸡泽辣椒市场一片繁荣,在1989年至1992年间,全国有几十家企业采购人员常驻鸡泽。该县辣椒种植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种植规模达到6万亩,并带动周边曲周、永年、平乡等地种植辣椒达30万亩,年销售辣椒45万吨。
市场繁荣带来辣椒行业的蓬勃发展,2003年鸡泽全县辣椒加工企业发展到100多家,但由于行业缺乏管理,辣椒随之出现滞销,椒农只得把辣椒倒进坑中沤肥。看到这样的情景,王金台心急如焚,他迅速对全县辣椒企业进行走访,并结合自己多年的生产、销售经验,系统总结了当前的辣椒市场,写出了《发展鸡泽辣椒产业之我见》的文章,在县领导的鼓励下,他决心按照自己的设想大胆闯市场,将鸡泽辣椒再次带出去。
2004年,王金台联合十几个朋友,创办了天下红辣椒有限公司。凭借高品质的原料和严格的加工流程,公司从刚开始只是为南方企业提供半成品,很快成长为日本味之素、香港淘大、湖南李锦记、辣妹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腌渍辣椒的最大供应商,年产腌渍辣椒10万吨。
此时的王金台又有了新的想法:“我计划生产专属于自己的产品,打出自己的品牌,让辣椒市场的中心从南方向北方转移。”川菜、湘菜的北上为鸡泽辣椒突出重围提供了历史机遇。王金台调研发现北方人喜欢微辣、油多,南方人喜欢猛辣、清淡,但到底辣度多少是微辣或猛辣?能不能为北方人喜欢的“温柔的辣”定一个标准呢?为此,他联系了湖南农科院、湖南辣妹子等全国二十多家科研机构和辣椒加工企业,联合推出辣度标准,并向国家标准委员会申请。这个标准按照所含辣椒素的比例,将所有辣椒加工食品从0度至39度,划分为4个档次,1度至3度为微辣,3度至10度为中辣,10度至18度为高辣,18度以上为猛辣。可量化的辣度行业标准的推出,结束了人们仅凭口感确定辣味高低的时代,也让王金台在全国出了名。
但王金台没有停下钻研的脚步,他与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总工程师赵和一起,用整整一年时间创造出“清火因子”+辣椒酱的新配方。他们通过将金银花、鱼腥草、薏苡仁、淡竹叶等具有清热作用的食材,利用超临界技术提取出富含的“清火因子”,然后和纯正的鸡泽辣椒做成酱,组成“黄金搭档”。这一创新给中国辣椒行业带来巨大惊喜,获得了国家专利。如今“好吃不上火”的天下红辣酱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迅速占领了全国辣品市场。
一系列拳头产品和11项国家专利,13年时间的发展壮大,如今天下红已成为河北省著名商标。公司的八宝油辣椒、开味辣椒叶等10大系列产品成为河北省名牌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天下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鸡泽县辣椒种植面积保持在8万亩以上,年处理鲜椒50万吨左右,年产值40.7亿元,增加值9.1亿元。
“绿色”的红,引领全国辣椒行业标准
今年鸡泽第一个被评为“全国绿色农业特产示范基地试点县”。
近几年,鸡泽辣椒供不应求,但王金台却想的更远。“现在,百姓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很高,如果我们的原材料不能做到绿色无公害,我们的半成品乃至精深加工产品都要受到影响。”同时,随着县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鸡泽羊角椒面临种植面积难以继续扩大的窘境。
王金台的担忧正是鸡泽县委、县政府的担忧。该县决定举全县之力创建全国绿色农业特产示范基地试点县,把绿色标准化贯穿到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实现生态、生产、经济三者协调统一,以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着力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优质绿色农产品及加工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确保全县的果蔬全部实现绿色生产。
“创建全国绿色农业特产示范基地县,我举双手赞成。”王金台牵头组建合作社,规划建设了万亩绿色辣椒种植示范基地。一万亩的规划,3000亩的核心区,20个现代化育苗温室大棚,一个棚就可出苗129多万棵,足够种植200多亩地。基地不仅种植了经过提纯复壮的羊角椒,而且引进了五六十种国内外的辣椒优良品种。基地内的农技员,严格按照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基地标准,实行统一种苗供应、统一药肥使用、统一绿色标准、统一包装标识、统一数据收集等“十统一”管理,并严格执行《绿色食品辣椒种植操作规程及技术要点》,实现全过程绿色生产。
“肥料方面,优先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和转基因工程产品。在农药上,选用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鸡泽县辣椒产业化办公室高级农技师齐社起介绍。目前该绿色辣椒基地被命名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我是地地道道的鸡泽人,让县里的农民都富起来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种下1万亩绿色辣椒,就可能带动全县种10万亩,带动1万余户农家致富。”相比一些企业在外地发展种植基地,王金台更愿意在本县推广辣椒种植。因为他希望鸡泽能够将辣椒产业做大做强,做成富民强县的大产业、好产业。
“目前我国辣椒产业绿色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我希望这万亩辣椒种植基地是一块试验田,利用三年时间,从翻耕、秧苗、种植、生产、大数据营销等方面,逐步探索出一套高效、生态的辣椒绿色农业产业标准化规程细则,为鸡泽创建全国第一个农产品绿色特产示范县出谋出力。”朴实的言语道出了“辣椒王”王金台绿色的梦想。
祝愿鸡泽辣椒的事业越做越大,祝愿鸡泽辣椒王绿色梦终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