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营养》读书笔记


好久没看过亲子类的书籍,前段时间朋友读书会的时候提起过,买回来看了。摘抄里面一些比较有启发的句子,和大家分享


关于4种营养

第一种营养: 父母总是会以当下之所知所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第二种营养: 对孩子来说,温和而坚持的妈妈就是合适的

第三种营养: 世上没有一种叫做非如此不可的事。

第四种营养: 养孩子大概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若你养孩子养到鸡犬不宁,那一定是你的方法有问题。

关于孩子

孩子原本就各有各的天性,其中有优点也有缺憾,只是父母通常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反正它已经在那儿了,反而对孩子所缺乏的一直批评和指责。


重质不代表不停说教,而是平静地跟孩子在一起,给他需要的支持和安慰。


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能做孩子的好父母。


带着敬畏的心去探求内心的奥秘,带着接纳之意去看待情绪的起起落落,带着温和之情去好好说出每一句话。


当孩子展现出的是缺点那一面时,首先,我们要想到它还有一个反面的优点。


放手让孩子为自己做事情,不要催促孩子,不要计较结果如何,让他失败,学习,累积经验,获得自信。


养育情绪稳定孩子的原则:

    1. 不要伤孩子自尊

    2.不要在公共场合让孩子觉得羞耻

    3.妈妈自己不要太焦虑

关于孩子哭泣

不要对孩子说: 不要哭。孩子要哭就哭,我们无意识中说的不要哭,实际上是对她的情绪的不接纳和堵截。


孩子不管是哪种个性,只要它没有发展到带来不良后果(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破坏环境),就不需要我们过度干预。我们要学习的接纳。


我们去指责孩子个性中的某个特质时,它一定是我们不满意自己的地方。


妈妈平时要做的功课是,多给孩子关注和重视。


不要因为家里人怎样对小孩,你就不高兴,家里人跟他沟通的方式,将来在外面都会碰到,家庭就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所以不如早点在家里学习一下。


要避免带孩子出气,爸爸妈妈首先需要对情绪有警觉性,并且在回家前处理掉负面情绪。


转化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用文字,包括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二是把情绪变成动能。三是把情绪变成声能。

关于妈妈

做妈妈的人,一定要有一点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会让妈妈变得有力量。妈妈不能持续不断地一直给别人付出,她也要照顾自己。

关于给孩子的基本信任

其实我们应该对孩子有这样一个基本信任: 你做事情,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