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桥的杭州小笼包,要想吃上,是注定要费几番周折了。
几天前,早晨起来,刚想去新桥吃杭州小笼包,结果村门口出不去,原来疫情“封村”了;今个儿早起,便又想去吃这杭州小笼包,还绕了下路,北环这边进出口进不去,要从洋下那边走,进村了,小笼包小店儿却又没营业,或许因为疫情原因吧,总之是白跑一趟。
那既然白跑一趟,索性就不着急肚皮,回去的路上拐个弯儿,到百年石桥“永兴桥”上,凭桥观湖,沧桑桥上话“沧桑”,写上几许文字吧。
这新桥的杭州小笼包,本是极其普通,普通到不能再普通,普通到哪儿随处可见杭州小笼包。我许多次的提到,若说我对这杭州小笼包情有独钟,似乎不那么尽然,但若说我对它念念不忘,那却是事实。
我不知道这样的杭州小笼包,杭州那边是不是真的有?反正我早早年去过杭州一趟,杭州街头没有见到。又或许杭州地区以外的人,确实吃这样的小笼包,只是借杭州一个名而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名气嘛!
话说我第一次见识到这模样的小笼包,还是当初1998年第一次来到东莞,进到工业区,看到有不少这样的点心买卖,1.5元或2元一笼,记不太清了。看那模样,我便觉得丑陋。这样的小笼包,光看外表,便很是粗鄙,没有折得漂亮而精致的褶,包子身也没有发的白白胖胖,整个的看上去,便更象是咧着个大嘴的村妇。~,我是一点兴趣都没!
更不消说吃了,我怕这样的小笼包不卫生,吃下去闹肚子!
具体后来什么时候第一次吃,我记不大清楚,总之,在吃新桥这家杭州小笼包店之前有尝过,但绝对没有多吃,仅仅尝过而已,真正开始吃,还是在这一家。
2004年,一同跑业务的文总,带我来这一家小笼包店,喝汤、吃包子,我是起先不大愿意吃,那个时候喝炖汤一般是去沙县小吃,文总说这家不错,于是我姑且吃一点吧。后来一吃,觉得味道还行,再者后来肚子也没闹毛病,感觉卫生还算干净,于是便隔三差五来这一家了。
其实我几次三番提到这一家店,这么一家的杭州小笼包子店,也并不是说它味道有多么好。论模样,自不必说,根本入不了我的眼;论味道,不用说跟家乡百年的富春包子、冾春包子比,也比不上做了数十年的苏北饭店的包子,即便老家镇上做得好吃的包子店的包子味道,它也没得比,它怎么比得上家乡味道?
只是在外面,凡事得将就,渐渐的,吃这家杭州小笼包的包子,馅儿也干净,味道也始终如一,于是便渐渐的,不能忘记了。
凡事,时间久了,便有感情。君不听,“日久情生”嘛!
一如眼前的这座“永兴”石拱桥,静静的,看周围百年的沧桑变化,新桥的这家杭州小笼包店,也默默的,见证了我们在外的打工岁月。
如今已显略略老态的老板娘,当年还是一位白白胖胖的老板娘,一口呢哝的浙江口音,其时和我们差不多时间到的新桥,只不过那时候我们跑业务,她开包子店。
待到后来,我们常常去她家店吃包子、白粥啥的,一来二去,不知不觉,近二十年的光阴快过去了。
这世上有官二代,富二代,红二代,种种“二代”之说,我不知道这家杭州小笼包包子店老板娘祖上是不是也做包子?反正,她们家如今是“包二代”,是儿子日常打理这家包子店。
我们当年在新桥一同跑业务的三个毛头小伙,三个一同下象棋、一同喝啤酒、一同洗头洗面的,20年沧桑变化,如今各走各的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而又头脑灵活的文总,跻身深圳中产;我那不要脸、丢了做人骨气的老乡,本来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因为贪婪、懒惰,如今却是成了欠钱不还的老赖。。。
我钟情于新桥的这家杭州包子店,钟情于他它二十年来的味道始终如一不变,钟情于它的于世事变化中,那一份独自的默默与坚守。。。
我每一次去吃杭州小笼包,我自己心底里总不由自主的泛起一种“归家”的感觉,一种打心底里生发的亲切感(老板娘、还有她儿子,固然不会知道)。疲惫之余,一笼小笼包,一碗白粥,一碟咸菜,可以给我休憩,可以给我营养;愉快之时,吃了她们家的包子,更添喜悦!
任世间沧桑变化,我自青春无悔!
只是看来,新桥的这家杭州小笼包,我要去吃它,还得要等几天时间咯……
2022/8/24